陈氏微一欠身,淡淡道:“臣妾岂敢,臣妾只是遵循先帝意愿。”
“先帝意愿,是大周安宁,是皇帝与诸王和睦,偏偏妹妹心有不足,弄出一封假遗诏来,想要谋权夺位,先帝若在天有灵,必然难以瞑目;陈从玉,你对得起哀家,对得起先帝吗?”卫太后一字冷过一字,待到后面,已是成为问罪之语。
陈氏并没有因她的质问而退缩,坦然道:“臣妾对得起,倒是太后,百年过后,您要如何面对先帝?”
卫太后并不回答她的话,冷哼一声,拂过朱红锦衣,厉声道:“陈太妃母子以及肃王等人伪造遗诏,逼宫篡位,祸乱朝纲,立即将他们全部抓起来!”
一向温和宁静,从不与人争执,甚至不曾大声说话的陈氏这一刻却是冷下眉眼,“谁若动手,就是违抗先帝遗诏,当诛九族!”
一种无形的威严自她身周散发出来,最后四个字更是震耳欲聋,令那些禁军面面相觑,不敢再近前一步,东方洄眸底恨意闪烁,喝斥道:“耳朵聋了吗,还不赶紧抓起来!”
正当禁军左右为难,不知该听谁之时,一直在与姜明等人低低私语的肃王手捧圣旨上前数步,沉声道:“本王与姜尚书、江侍郎他们都可以做证,这封遗诏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出自先帝之手,绝无虚假。”
东方洄眸色阴沉地道:“肃王叔,朕敬你是长辈,还请你不要助纣为虐,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周千千万万的百姓。”
对于他的话,肃王冷笑连连,“臣若不敢出来,才真是助纣为虐,害了大周百姓。”不等东方洄言语,他重复了一遍东方泽在城门外指责东方洄的四宗罪,沉声道:“陛下身犯四宗大罪,不配再为大周君主,理当依照遗诏退位,改由七王继位!”章节
姜明蹙着花白的双眉,满面疑惑地道:“既然他们是神机营,那刚才的黑影又是什么人?”
东方泽接过话道:“这个问题,姜尚书得问陛下,顺道再问问琉璃坊的事情。”
琉璃坊在金陵城中名气甚响,朝中百官大多有所耳闻,有一些甚至还是琉璃坊姑娘的入幕之宾,当即有人出声询问东方泽是何意思。
“看来诸位都不知道呢。”东方泽冷笑,声音清冽如冰,“琉璃坊表面是一间秦楼楚馆,实则是咱们这位陛下用来搜集情报,监察百官的地方,还在里面蓄养了众多江湖高手,以便行刺暗杀,信王就是死在他们的手里。”说着,他朝绿衣努努嘴,“喏,这位就是琉璃坊的掌事人。”
骤听此言,百官无不变色,有几位常去琉璃坊的官员,更是骇得面无人色;琉璃坊的幕后老板是东方洄,那他们在琉璃坊说的话,岂非一五一十,全部传到了东方洄耳朵中?
卫太后拨弄着袖间一粒粒细小的珍珠,微笑道:“泽儿编故事的本领是越来越好了,连哀家也差点信以为真。”
东方泽目光炯炯地望着她,忽地一笑,“母后不肯承认就罢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宣读父皇遗诏。”
此时,肃王已自慕千雪手中接过锦匣,小心翼翼地自里面取出一个黄绫玉柄的卷轴,神色肃穆地道:“先帝遗诏,所有人跪迎!”
东方溯率先跪了下去,沉声道:“儿臣恭迎父皇遗诏。”
在他之后,百官纷纷跪了下去,卫太后与东方洄虽心中虽百般不愿,却也不敢明着违旨,一道跪下迎旨。
“朕自继帝位以来,未敢忘先祖之训,多年来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朕有心平天下,定四邦,无奈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朕百年之后,当由太子洄当承继帝位,统领大周疆土;然朕观太子生性凉薄,私利寡恩,恐非一代英主;反观皇七子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当能克承大统,承继天下;故,朕留下此诏于正大光明匾后,若太子德行亏损,有失明君之范,肃王与陈妃共取此诏,废其帝位,由皇七子溯代之。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