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463 字 9个月前

金乔觉面带微笑,翻身下马,挥挥手,冲着二女打了个招呼。

然后,冲着俞铃微微一躬身,道:“在下迎接来迟,还望俞娘子恕罪。”

“呃……敢问这位公子是……”

金乔觉颇有风度地露出八颗牙齿,道:“在下新罗王子,金乔觉。其实我也不是有意迟到,实在是为俞娘子准备礼物,耽搁了一段时间。”

“礼物?”

“对,在下给俞娘子准备了三样礼物。其一,是一首诗,请俞娘子准许我当场诵来。”

这点面子总是要给的,俞铃道:“王子殿下请讲。”

金乔觉道:“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萧郎。”

“好!好诗啊!”

“新罗王子果然采不凡!”

“我等甘拜下风啊。”

……

别管懂不懂诗了,只要能把崔光下去行,人们一阵轰然叫好,又挑衅似地看向崔耕。

然而,作为此事的正主俞铃,面却是一阵平静。

金乔觉的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虽然远不及崔耕抄李白的《清平调》,也算相当不错了。此诗先极写美人之美,再写美人没有情郎,空虚寂寞冷,可以说,准确地写出了俞铃的心态。

若是俞铃刚才没听到崔耕的那首诗,现在无非是两种反应:其一,是感同身受,心一阵恸动。其二,被戳穿了心事,一阵恼羞成怒。

不管怎么样,她的情绪一激动,给了金乔觉打开她心房的可乘之机。

然而,很不巧,俞铃刚才被崔耕非常艺地这么小小一撩拨。心充满了柔情蜜意,再听这首诗,竟全无感觉。

她有些敷衍地道“多谢王子殿下了,敢问第二件礼物,又是什么呢?”

“呃……”

金乔觉见这首诗没达成预定的效果,微微有些失望。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按照原计划走下去了。

他接过一个锦盒,慢慢打开,道:“是此物,还请俞娘子眼了!”

{}无弹窗

金慕华没法不乐啊,他心暗想,我原来说崔光是色之魔,还真没冤枉他。

这厮不仅泡女人的手段有一套,而且节操全无啊。

好么,这两首诗前几天还说是崔相送给小女金小蕊的呢,现在又马改成自己送给高五娘和俞寡妇的了。

够卑鄙,够无耻,我喜欢!

我听说俞寡妇也算才女一名,会不会因为这首诗,对他心生好感呢。

俞铃此时,却金慕华想得还要心头鹿撞。

要命要命在“才女”这两个字。崔耕这诗,若是一般的人听了,只是会以为这首诗不错而已。

而俞铃却听出了此诗的弦外之音。

这首诗是李白奉唐玄宗之命,赞美杨贵妃的。换言之,他得为唐玄宗立言,其的含义岂能那么纯洁?

云想衣裳花想容,一语双关,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完全可以解释成,我见了云(衣服),想到了容(容颜),再龌龊一点,那是见到了衣服,想到了衣服下面的冰肌玉肤了。

第二句,春风拂槛丽色浓,表面写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但解释成,杨贵妃被唐玄宗宠幸之后,容貌更加娇艳,也完全可以。

最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更不得了了,群玉山,是周穆王会西王母的地方。一仙一凡,干柴烈火……呃,古书没记载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反正,总而言之,这位周穆王“乐而忘归”了。

由此可见,整首诗其实是含而不露的一首调情诗,大诗人李白为了当官也真不容易。

现在,由俞铃听来,毫无疑问,是眼前之人在借助此诗,在非常雅地调戏自己呢。

她会反感吗?

废话,俞铃长得再漂亮,气质再高雅,那也是个女人,是个二十来岁如鲜花一般的女人,是个知道男女之事久旷十余年的女人,岂有不想男人的道理?

只是,她以女子之身执掌两家的势力,麾下颇多桀骜不驯之辈,每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才将事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又哪有时间和精力谈情说爱?

再者,那些追求她的人,大多打着财色兼收的主意,她又怎敢轻易卸下心防?

如今,望着眼前这个虽然不算多么英俊,却颇具魅力的脸庞,咀嚼着这含义无穷的几句诗,一时间红霞攀了俏脸,天下的仙女沾染了红尘。

她心暗想,谁人能如此之快,写出如此两首绝妙好诗?最关键的是,写给奴的这首诗,如此一语双关意味深长?即便名闻天下的崔飞将,也做不到吧?

再者,算不限时间,有如此才之人,也不会为人代笔。

这名不见经传的崔光,顷刻间写成此诗,想来,也只能用天意来解释了。

难道,这崔光,竟是我命定的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