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往事打补丁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368 字 9个月前

他高兴地道:“扶阳王,则天大圣皇后的碑,不如以你来写?”

张柬之当然也早考虑到了这点儿,道:“扶阳王乃是则天大圣皇后的孙女婿,由他来写,有失公允,于理不合!”

韦后却对崔耕怀着强大的信心,道:“二郎,你说呢。”

说心里话,崔耕是真不想管这破事儿。但是,很显然,双方的角力点儿又落在自己的身了。

表面看,他是可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借机和清流表面关系。

但是,那样的话,清流的目的,一定能达到?非也!

崔耕可不信,这么多人真能铁板一块,团结一致。只要李显和韦后徐徐图之,未尝没有变节者,如说现在名望甚好的御史大夫萧至忠,日后晚节不保,投靠了韦后嘛。今日平白无故恶了李显,这真是何苦来哉?再者,历史,人家李显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啊!

还有最重要的,保护武家血脉的事不能提,崔耕必须为武则天弥留之际,非得取得自己承诺的事找个借口。而武则天的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崔耕心思电转,道:“启禀陛下,其实这碑么……不用微臣写,则天大圣皇后,已经安排好了。”

“那怎么可能?啊,不,朕的意思是,我怎么不知道?”

“陛下还记不记得,则天大圣皇后禅让的当日,曾经要微臣单独进入长生殿?您又记不记得,则天大圣皇后将要大行之时,非要微臣出现?”

“朕当然记得。”

崔耕微微一笑,道:“那妥了。实不相瞒,在长生殿,则天大圣皇后曾经顺嘴提了一句她大行之后的碑问题。至于在大安宫么,微臣猜想,则天大圣皇后当时已经不能说话了,却还没来得及交代清楚碑,才把微臣找来,加以托付。”

非常合情合理!

李显道:“那则天大圣皇后,到底对自己的碑是怎么安排的呢?”

{}无弹窗

张柬之诚恳道:“《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是“思无邪”。如果真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神仙,那么秦始皇和汉武帝早长生不老了;如果佛祖真为人谋利造福,那梁武帝也早成为千古一帝了。尧舜之所以能够成为历代帝王的典范,不过是因为他们努力修治世事罢了。陛下对郑普思和叶静这等人尊宠有加,甚至让他们担任教领袖之职,让天下读书人怎么看?微臣以为殊为不智。”

这几句话绝对是正理。

说实话,李显的资质在人以,也不是不明白郑普思、叶静能这等人不靠谱,但是奈何韦后信啊,他也无可奈何。

李显深吸了一口气,道:“张爱卿所言甚是,朕这把郑普思、叶静能免去当前职司,发往东京供奉,你以为如何?”

东京是洛阳,长安更为繁华。郑普思、叶静能虽然权力小了,但更容易享受,想必无论他们还是韦后都能接受。

但是,张柬之不接受啊!

他跪倒在地,接连磕了几个响头,道:“微臣这次进谏,并非仅仅是为了郑普思和叶静能,主要还是希望陛下改弦更张,将不称职之人,尽皆斥退。”

“如呢?”

“如梁王武三思!”张柬之道:“则天大圣皇帝改唐为周时,将李唐宗室诛杀殆尽;现在多亏苍庇佑,陛下又重登帝位,但武氏之人却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和追究,朝野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还请陛下削其官爵,减其俸禄,以慰天下人心。”

“姓张的,你少特么的来这这套!”武三思怒道:“神龙政变时,我也有份儿参加,现在更从单字王降为了双字王,你还想怎么样?”

黄门侍郎宋义插话道:“怎么样?现在江山已经姓李,武三思你应当以侯爵的身份回到自己家里去,怎么还可以担任相职,干预朝政呢?你难道不知道吕产、吕禄这二人的结局吗?”

袁恕己跪倒道:“陛下登基以来,颇有所任非人者,还请改弦更张,斥退诸武及其他幸进之徒!待才德俱全者身居其位,自有人为则天大圣皇后书写碑!”

“还请陛下斥退诸武及其他幸进之徒,待才德俱全者身居其位,自有人为则天大圣皇帝书写碑!”

……

清流一派纷纷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