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高峤的野望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424 字 9个月前

高峤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年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满脸的书卷气。

他颇为洒脱地道:“这个宅子,我根本不打算卖钱。崔相,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买这个宅子,不是为了自己吧?”

“正是。实不相瞒,本官是受了长宁郡主和观国公杨慎交的托付。”

“我猜也是这样。观国公和下官商量过这事儿,不过我拒绝了。当然了,也不是说我死抓着这宅子不放手了。崔相如果能帮我办一件事儿,这宅子我是送给您也无不可。”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了崔耕的心头,道:“不要两百万贯钱,却要本官办一件事儿。看来这事儿赚两百万贯钱还要难啊。事先声明,枉法的事儿我可不干。”

“您放心,跟刑事案子无关。”

“那到底是什么事儿?”

高峤正色道:“我想复爵。”

“复爵?”崔耕疑惑道:“您没有继承许国公的爵位?你这……究竟是犯啥事儿了?”

“我什么事也没犯,是我家祖遭了冤枉。”高峤道:“我的祖父,是大唐许国公高士廉。他生有六个儿子,我爹高真行是老四。原来继承许国公爵位的是我大伯高履行,不过后来,他牵扯到长孙无忌的案子里,爵位由家父继承。”

“那令尊又怎么把许国公的爵位给弄丢了呢?”

“二十多年前,章怀太子李贤谋反案发,我大哥高岐牵扯到了李贤的案子里,高宗皇帝下旨,命家父对其严加管教。家父也是胆小了些,亲手杀了大哥,弃尸于路。高宗皇帝之后,鄙薄家父的为人,干脆把许国公的爵位给废了。”

崔耕道:“章怀太子李贤之死,表面是因为那桩谋反案,实质是却是因为陛下怀疑他派人杀了明崇俨。如今已经查明,明崇俨确实是为盗贼所杀,陛下也对章怀太子没什么怨气了。既然如此,那令兄高岐是冤枉的。所以,你想趁着这个机会复爵?”

“正是!”高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下官数次请求复爵,陛下尽皆留不发。还请崔相大发慈悲,帮下官说几句好话。事成之后,这所宅子我送给崔相为酬。”

崔耕想了一下,苦笑道:“现在批阅奏章的是二张,而不是陛下。而本官又素来和二张不和。你确定……要本官帮你说话?”

{}无弹窗

韦后大怒道:“那怎么能一样?你做的诗歌是人为,而民间传唱的歌谣,却代表了天意。”

“天意?”崔耕轻笑一声,不屑道:“太子妃又没过见那十几首《桑条歌》的作者,焉知不是人为?当初陈胜吴广起兵的时候,还知道让人披着狐狸皮说“大楚兴陈胜王”呢。张昌宗身边多博学之士,编几首歌谣算什么?”

武三思道:“不对吧,张昌宗要造势,为何不造他自己的势,反而造太子妃的势?这不是长敌人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吗?”

崔耕伸出了两根手指,道:“两个原因,其一,他知道,给自己造势没什么人信,白费力气。其二,他知道,给太子妃造势,太子妃会信,从而倒行逆施。”

那言外之意,是韦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较好骗呗。

崔耕这话,可谓相当地不客气。

事到如今,他已经想明白了,即便自己和李裹儿成亲,也不能太顺着韦后,毕竟这老娘们儿太能折腾了。以斗争求和平,才是和韦后想处的正确方式。

韦后闻听此言,直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怒道:“好你个崔二郎,竟敢对本宫如此不敬!你说那些《桑条歌》是伪造的,有什么证据?”

崔耕道:“长安城内出现了这么多《桑条歌》,当然引起了微臣的注意。我派手下一查查出来,其实这些歌谣是张昌宗的手下派人散布的。”

这话当然是胡说八道了,不过,他下一句话,却让韦后不得不信。

只听崔耕继续道:“其实,您仔细一琢磨会发现,这些歌谣的遣词造句,乃至风格完全相同。当今世,有能力做出这等水平的歌谣的人,并不多见。再参考这歌谣的风格,作者简直呼之欲出……”

“到底是谁?”

“是张昌宗的心腹,如今的殿侍御史郑愔。”

有名有姓,只要把郑愔的旧作拿来,找博学之士一看便知。

韦后虽然明白被骗了,但让她感谢崔耕却是不可能的。相反地,她越发看崔耕不顺眼起来。

当然了,既然“天命”为假,现在还用得着崔耕,韦后不能不认崔耕这个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