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在衙役的呐喊声中,一个瘦小枯干,脸色惨白的少年郎,被带上堂来。
啪!
崔耕轻轻一拍惊堂木,道:“堂下下跪何人?家住哪里,姓字名谁?”
“小人姓马,叫马天方,今年一十六岁,陕州夏县人。”
“你有何冤情,要敲响鸣冤鼓?”
马天方深吸了一口气,道:“小人要以民告官,告陕州刺史杨务廉残民以逞,还请崔青天为小人做主,”
“嗯?你要告杨务廉?”崔耕皱眉道:“陕州是中州,杨务廉官居四品。你要告他,得去天官(吏部)去告,或者直接去投洛阳的铜匦,来本官的京兆尹衙门干什么?”
“崔青天您除了京兆尹的职司外,不还是水陆转运使的职司吗?那杨务廉难道不归您管?”
崔耕摇头道:“本官虽然管得到陕州,却只能管和漕运有关之事。至于其他的事,我就实在爱莫能助了。”
“那就错不了了。”马天方道:“小人要告的状,确实和漕运有关!”
“嗯?到底怎么回事?”
“还请崔大人救救洛州的百姓吧,他们简直……简直生活在人间地狱啊!”
一提起这件事,马天方就把牙齿咬得咯嘣嘣直响,道:“杨务廉为了修建栈道,征发了三千百姓。山势陡峭,为赶进度,不少百姓失足落下悬崖,尸骨无存。可那杨务廉不但不加以抚恤,还反诬他们逃亡,将其家人全部下狱,不交够四十贯免役钱不肯放人。崔青天您说说,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崔耕闻听所言,面色骤然一变,道:“果真如此?”
“小的以民告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岂敢说半句虚言?实不相瞒,小人的父亲就是被杨务廉强征修栈道,失足落下悬崖的人之一。我好不容易才逃脱了官府的抓捕,来到京城,向您告状,您可不能不管啊!”
崔耕心思缜密,沉吟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一面之词,可有什么证据?”
“嗨,那还要什么证据?”马天方道:“杨务廉坏事做绝,陕州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百姓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天妖”。那意思是,天生此妖,来残害百姓。崔京兆不信的话,尽管派人去陕州,一问便知!”
“何必派人去问?”崔耕深感此事关系重大,沉吟道:“说不得,本官要亲自走一趟陕州,见识见识这位天妖杨务廉了。”
{}无弹窗
武则天面色一沉,道:“那就是崔耕大言欺君,京兆尹、乃至水陆转运使的职司,一应革除!”
武三思道:“既然如此,臣无异议。”
武则天正色道:“漕运大事,关系到天下安危,若有人为一己之私,从中做梗,莫怪朕翻脸无情!”
武三思知道女皇陛下是警告自己,缩了缩脖子,道:“微臣不敢!”
“哼,最好是不敢!”
……
……
这场风波,以武懿宗枉做小人,崔耕得到了宰相的门票而结束。一时间,崔耕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宰相之首的张柬之。
道理很简单,张老头今年都快八十了,权势再大,还能折腾几年?崔耕可不一样啊,拜相的时候三十多。就按他活七十来算吧,这还有三十多年呢。
宦海沉浮,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怎么也能拜相个四五次吧?谁要是现在得罪了他,就算自己可保无虞,难道就不怕牵连到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当天散朝之后,崔耕就接到了无数张请柬,甚至还有十几位侯爷、公爷亲自来请罪。
这些人,自然就是和武懿宗勾结,准备谋夺他在长安杯中份子的人。
崔耕仔细一清点,没错,就是这些人,当初在筹备长安杯的时候,唧唧歪歪,出钱最少。难怪他们心中不忿,要重新划拨份子呢?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崔耕索性直接把这些人,清除出长安杯了。并且严令他们,不得恢复郑白渠上的水磨。
世间之事就是这样,公事公办,颇多掣肘,但要是牵扯到私人恩怨,就简单多了。
那些人非但不指责崔耕的惩罚太重,还长出了一口气,连声感谢崔耕的宽宏大量,宣布日后绝不会与崔京兆为敌。
待崔耕宣布,疏通同济渠的生意,可以交给他们一部分后,这些人简直感恩涕零热泪盈眶了。
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这不算什么高深手段。但是,关键在于,这手段是谁使的。
帝王使起来,能叫猛士良将死心塌地。崔耕这个年轻的预备宰相使起来,收服几十家短视的没落贵族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