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行为,甚至成了一个成语“模棱两可”。可以说,现场看不起苏味道的人大有人在,当然也笑得非常放肆。
武则天也知道自己这位宰相是什么德行,一阵莞尔,道:“好了,莫论苏相的长短了,快把你想的那个笑话,说出看来吧。”
“遵旨!微臣这个笑话是发生在十年后……
当即,崔耕侃侃而谈,将后世记载的一个笑话娓娓道来。
话说十年后,苏味道和崔融重逢了,他们就互相夸耀自己而讥诮对方。
崔融道:“我写的诗之所以没有您的诗好,是因为我的诗中没有:“银花合’这样的传世佳句啊!
苏味道曾经写过一首《观灯》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很明显“银花”是“铁树银花”中的银花,“合”是个动词。崔融故意把“银花合”当成一个名词看,那无疑是说“银”者“淫也”。“银花合”就是“淫花合”——霪荡的娇娃在交合。
这无疑是故意曲解苏诗,说苏味道专门写小黄诗才名扬天下。
苏味道多聪明啊,马上就反唇相讥道:“您虽然没有‘银花合’,但有‘金铜钉’阿!”
所谓“金铜钉”,其实就是取的,崔融写的诗里面,“昔日浮立伯,今同丁令威”这一句的“今同丁”。
“今同丁令威”的本意是,丁令威乃神话记载中的神仙人物,曾经在修仙有成之后,骑着白鹤返回人间。现在,张昌宗的表现,就跟这位仙人是一样的啊!
但是,苏味道呢,硬生生得将“今同丁”当成了一个名词,化为“金铜钉”,整好还跟“银合花”对仗地挺工整的。
至于讽刺的么……当然是说崔融谄媚张昌宗了——我就算真是写小黄诗的,也不过是私德有亏而已。但你谄媚张昌宗,就是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
当然了,崔耕总不会傻到,直接把“金铜钉”那个寓意说出来,这么简单的寓意大家一听都懂,但真说出来,可就有点挑衅女皇的意思了。
说实话,这个笑话属于文笑话,好笑是好笑,也耐人琢磨,但绝到不了忍俊不禁爆笑的程度。
尤其是这笑话有讽刺张昌宗和崔融之嫌,真笑出来,会不会把这二位得罪死了呢?
所以,笑话讲完,大家都面色古怪,也不知是当笑还是不当笑。
“哈哈哈!”可正在这时,忽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道:“金铜钉?好玩!实在是太好玩了!哈哈!很好笑啊!”
哈哈哈
有人带头就好办了,人们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张昌宗则气的一阵肝儿颤,指着那始作俑者,道:“万万想不到啊,主动给本官拆台的,竟然是你!”
{}无弹窗
什么叫记今日之盛事啊?分明是写诗拍张昌宗的马屁好不好?
先有宋璟受武则天之命,阻止崔耕和张昌宗发生冲突。后有武则天命崔耕作诗。到了现在,崔耕已经把武老太太今天的目的,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她想促成自己和张昌宗和解。
只要自己写了诗,传唱天下,张昌宗得了面子,自然不会再追究自己屡次冒犯他的事。
自己呢?写了这首诗,就算对二张表示臣服了,以后再找二张的麻烦,只会被人们认为是见风使舵的小人——哦,你现在看人家不顺眼了,早干什么来着?你某年某月某日写的那首诗,我还记得呢。
当然了,这是武则天打的如意算盘,让自己跟着她的指挥棒走,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要知道,此诗一出,自己就成了张氏一党了啊。神龙政变之后,自己还能有个好吗?
不写,就是当前抗旨不遵,写了就日后公道难逃,怎么办?怎么办?
崔耕心中焦急万分,额头上冷汗滚滚而下。
崔融却很有些得理不饶人的意思,道:“怎么?崔飞将,你是诗才枯竭,做不出来呢?还是不敢当众作诗,跟我比一比,怕弱了你自己的名头呢?”
比?比尼玛逼啊?难不成你以为,当众给张昌宗做诗,能算啥好事儿?你日后必定遗臭万年!
诶!给张昌宗做诗……遗臭万年!
崔耕忽然想起后世关于崔融的一个典故,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他轻咳一声,道:“启禀陛下,还真被崔融崔大人说对了,微臣今天确实是文思枯竭,想不出什么佳句。”
“嗯?”
武则天的老脸当时就耷拉下来了,道:“你崔耕崔二郎,哪次斗诗不是文思泉涌,马到成功?怎么偏偏今天做不出来了……你可知欺君……该当何罪吗?”
说到最后,其声已然冷若寒霜!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眼见女皇陛下发了这么大的火,现场顿时气氛一凝。
狄仁杰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冲着崔耕频使眼色,希望他暂时委曲求全,随便作诗一首,把这关敷衍过去。
至于张昌宗和张易之则对视一眼,眸子中满是兴奋之色。他们才不想和崔耕和解呢,如果今天崔耕一意孤行,被女皇陛下砍了脑袋,自己可算是彻底去了一大块心病。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崔耕既没有委曲求全,也没有硬顶武则天。
他跪倒在地道:“陛下,请听微臣一言。”
“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