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骗人跟祖宗和黎民百姓有啥关系?
崔耕简直哭笑不得。
他转移话题,道:“老仙长,咱们莫说九公子了,就单单说这武三思的事儿。您说,他究竟是怎么耍的把戏呢?”
……
就这样,崔耕和韦什方亲热的攀谈起来。
大约过了一刻钟后,忽然外面有人高声道:“崔著作,快出来吧,梁王千岁到了。”
“本官这就来!”
崔耕整了整衣冠,和韦什方一起,来到了外面,但见武三思带着大队的甲士,正和狄仁杰对峙。
崔耕冲着狄仁杰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请放心的眼神。
但是,他这个动作,在武三思的眼里,却是大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嘿嘿一阵冷笑,道:“崔著作,怎么回事儿啊?让你来抓李裹儿,,你怎么把人都杀了?说!你是不是想杀人灭口?”
随后,又冲着远处们围观的百姓们招手,道:“诸位,都过来吧,本王乃梁王武三思,放心,我带这些军士来,对你们全无恶意!来来来,本王说几个笑话给你们听。”
皇城根下的百姓们,政治敏感性是相当高的,知道现在是武三思上位为太子的关键时刻,应该不敢和自己等人为难。所以,没什么犹豫,就围拢过来。
武三思这才道:“最近咱们洛阳城,发生了一个通天大案,是吐蕃使节论功行被人刺死了。最后,本王与崔著作、狄丞相查出,此事乃是庐陵王之女李裹儿所为。”
顿了顿,他继续道:“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崔著作竟想杀李裹儿灭口,以保全庐陵王。不过啊,可惜了,他找错了地方,没杀成李裹儿,反而把庐陵王的小舅子给宰了!你们自己说说,这厮是不是太笨了,哈哈!”
自从被崔耕拒绝以来,武三思心中一口郁结之气,难以排散。但因为要争太子之位,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小肚鸡肠,报复崔耕。要不然,朝堂上那么多反对他来俊臣为太子的,岂不是人人自危?
现在,武三思终于将那郁结之气发出,真是畅快至极!
周围的百姓们也非常给面子,看向崔耕的目光中有同情、有奚落,甚至还有鄙夷。
甚至有人小声嘀咕,道;“李裹儿是陛下的亲孙女,即便真的杀了论功行又如何?难不成,陛下还真的让她抵偿兑命?我看啊,崔二郎此举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是什么好人。”
武三思听得非常高兴,道:“崔耕,不听到没有,这是百姓们的呼声,从今天开始,我要让你身败名裂!”
“哦?是吗?”
好个崔二郎,面对武三思的威胁,毫无惧色,冲着四下里抱拳拱手,道:“梁王刚才所言,全然是无稽之谈,本官刚才率部攻打鑫利客栈,是抓捕一些江湖匪徒,与论功行一案,乃至庐陵王的小舅子,全然无关。”
武三思哼了一声道:“死鸭子嘴硬!”
“这可谈不上什么死鸭子嘴硬!”崔耕冷然一笑,道:“本官可以明白地告诉诸位:李裹儿并不是杀人凶手,杀人凶手,另有其人!”
{}无弹窗
“救命?”崔耕眼前一亮,道:“你知道梁王武三思的阴谋诡计?”
那人若有所思,道:“梁王武三思?原来是他干的啊!”
崔耕好悬没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寒声道:“什么?你连谁干的都不知道,就想救本官的命?这是想消遣本官么?”
“崔著作息怒,崔著作息怒啊!”那人赶紧赔笑道:“关于崔著作的来意,实际上贫道能猜出个八九成,您不是为了李裹儿来得吗?准备的说,您不是为论功行的案子来的吗?”
“对啊,没错。但是你……”
那人微微一笑,打断道:“贫道虽然不知这个案子的幕后主使是谁,却知道这个戏法究竟是怎么变的。”
崔耕见他说得笃定无比,还真有些相信了,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贫道乃五百年前,乡野一农夫,因为偶然间得了仙缘……”
呛凉
这回不用崔耕示意,封常清自己就把腰刀抽出来了,往那老道的脖子上一放,沉声道:“说实话!再扯半个字儿的谎,老子这把刀可不认人。”
“行,说实话……”那人苦笑了一声,道:“但我一说实话,就得掉脑袋啊!”
他往四下里看了看,道:“非让贫道说实话也可以,但我只能跟崔著作一个人说,咱们借一步说话。”
反正在大军重重包围之下,崔耕也不担心这老小子整什么幺蛾子,慨然应允。
就这样,二人来到一个僻静的房间内,这老道才将自己的来历娓娓道来。
他说道:“崔著作,可曾听说过,几年前,大周天子曾经被三个个方士给骗了了团团转?”
这事儿崔耕还真听说过。
就在武则天的明堂建成后不久,有一道一胡僧一尼来到了洛阳。
这老尼居住在都麟趾寺,自号净光如来,说能预知未来。那道人更不简单,说自己叫韦什方,自称是三国时孙吴赤乌年间出生的人。
另外那个老胡僧毕摩罗呢,更不得了,自称五百岁,说他曾经见过薛怀义的前世,可见武则天这个男宠也是大有造化大人啊!
这仨人这么组团一忽悠,还真把女皇陛下给忽悠瘸了。
她赐韦什方姓武氏,任命其为正谏大夫、同平章事,在任命诏书中说:“他胜过轩辕时代的广成子,超越汉朝的河上公。”
好么,一个无品无级的老道,眨眼间就成了大周宰相了,说出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女皇陛下搞这么大阵仗,把老骗子韦什方都给吓坏了,赶紧找了个理由要回嵩山修道——其实就是见好就收,拿着女皇陛下赏赐的金银财宝过自己的小日子去。
但是,一样米养样人,那老尼姑就不知进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