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山泉为啥甜

奋斗在盛唐 牛凳 4829 字 9个月前

“崔县令,请用茶。”纤纤玉手递送下,一杯茶汤已经端呈至崔耕面前。

“嗯……好,多谢卢小娘子!”

此时本因和尚也已经一杯茶入口,脸色微变道:“老衲品来,这水虽然与本寺的灵泉水有些微不同,却也相差不远哩。卢小娘子,这果然是用普通井水煎的茶?”

“喏。”卢若兰一指旁边的大铜壶道:“反正妾身是从这里面取的水。大和尚不信,自己尝一下不就知道了?”

本因和尚不信,舀了一瓢送到口边,接连几口冰凉的井水下肚,老脸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蓦地!

他突然起身,对着崔耕深施一礼,道:“阿弥陀佛,崔县令对我般若寺的大恩大德,老衲记下了,日后定有所报。至于般若寺搬家的事儿……本寺上下,尽听吩咐。崔县令让我们往哪搬,就往哪搬!”

“哈哈,多谢老方丈成全啊。”崔耕很是傲娇地将杯中茶汤,一饮而尽。

“呃……崔县令,能否为妾身释疑。”卢若兰喝完自己煮得茶汤之后,亦是面色诧异地问道:“这井水为何经竹炭一煮,就变成了灵泉水呢?往常真是未曾想过,也未曾试过哩!”

本因和尚也是眼巴巴儿地望着崔耕,他也很是费解纳闷。

崔耕自然不是无师自通,他也是在那场荒唐大梦中见识过,方才得知的。

自然界中存在的水,因为含有各种矿物质,本身就带着甜味儿。

之所以山泉甘冽,而平地上的水一般,是平地上的水杂质太多,把那股甜味儿盖住了。

而竹炭有吸附之能,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吸去,让甜味儿散发出来。

所以,在梦中后世有很多专家建议,嗜好喝茶的人,不必追求什么山泉水,直接用自来水煮竹炭,就算齐活。

当然了,各地水质不同,用这个法子造出来的水,远赶不上某些特殊的山泉水。不过比起普通山泉来,它不仅味道差相仿佛,还干净卫生了许多。

当即,崔耕把“矿物质”隐去不讲,只说水本身包含甜味儿,将井水变泉水的道理,详细讲述了一遍。

本因和尚听完了举一反三,道:“照这么说,不用烧水也行。直接拿井水泡竹炭,也能慢慢地变成泉水?”

“不错。”崔耕点头道:“你甚至可以让水慢慢地滴到一层铺好的竹炭上,渗过竹炭滴漏下来的水,就是山泉水了。”

“这样啊……”本因方丈稍稍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禅宗没有继承弘忍五祖衣钵,却能稳压继承五祖衣钵的南禅宗一头,靠得就是懂营销懂宣传会炒作。本因和尚到底是北禅宗老大神秀和尚的亲传弟子,自然学得师傅神秀和尚的精髓。

他心思电转之下,很快就想到了若干个将般若寺发扬光大,成为扬州第一名寺的法子。

比如,佛祖托梦之说。对外宣称般若寺为了扬州百姓的建城大业,舍了三眼灵泉而迁寺。后佛祖大为感动,为了奖励般若寺,特将制取灵泉水的法子传下。

又比如,佛祖赐下了某样宝物,可以将井水变灵泉水。

……

本因和尚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请崔耕提下建议。

崔耕既然达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自然不想搀和般若寺炒作的事儿,随口敷衍了几句后,就起身告辞。

可正在这时,卢若兰忽然起身,挽留道:“崔县令慢走,妾身还想和您单独谈谈哩。”

单独谈谈?

尽管这小妮子几次三番的挑衅自己,自己和对方还真是敌友难辨,但美人相邀,独处一室,又怎么能残忍拒绝?

这绝对不是他崔二郎的作风好么?

随即,他点头道:“固所愿者,不敢请尔。不知卢小娘子想约我……去哪谈?”

ps:今天加更爆发一下,大家帮我打赏冲冲热销哈,谢谢了。毕竟不能老是靠颜值吃饭对吧?

{}无弹窗

此事也太匪夷所思了,围观赌局的吃瓜和尚们亦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议。

卢若兰更是琼鼻微皱,哼声连连,“尽说大话,你怎么不说连天上的月亮都能摘下来呢?”

“如果卢小娘子这么想本县替你摘下天上的月亮,本县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滴。”

崔耕面色轻浮,语气暧昧,气得卢若兰又是一恼,狠狠剜了他一眼,跺脚嗔道:“嘁,登徒子!”

“阿弥陀佛!真的能将本寺的三眼灵泉也一同迁往他处?”

本因方丈宣了一声佛号,不同于围观的吃瓜僧众,更不同于卢若兰的嗤之以鼻,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一把攥住崔耕的手腕,激动问道:“崔施主,此言当真?”

到底是般若寺年头资历最长的老方丈,看问题,想事情绝对比寺中瞧热闹的僧众们要高远,更不是年轻懵懂的卢若兰可比的。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知根知底儿,不错,般若寺是靠着三眼灵泉才香火旺盛的。但却并非是先有了般若寺,才有了这三眼灵泉。

恰恰相反,般若寺建寺还不到六十年。而这三眼灵泉却是在建寺之前便存在的。正因为图这三眼灵泉,当年般若寺的建寺方丈才会选择在此建寺,才打通了扬州地方官府的关节,抢占了这处福地。

后来建起了般若寺之后,和尚们对外讲经弘法,说佛祖如何神通广大,怎么造出了这三眼灵泉,又怎么指引僧人来此建寺,正所谓“此泉与我佛门有缘”。

但这玩意儿就跟武则天说她是净光天女转世一样,有人相信,但不信的人更多。

尽管还是有人不信,但般若寺的香火在扬州境内的所有庙宇中,最为鼎盛,经久不衰。

但身为北禅宗老大神秀和尚的亲传弟子,本因和尚又怎会不懂神秀和尚最为擅长的营销之道呢?

他听完崔耕的“大话”后,暗暗寻思,若真的能将三眼灵泉跟着般若寺一起搬迁,那可就不得了了!

若真能成,那便是货真价实的神迹啊!

届时凭此一点,便足以打消那些不信不拜般若寺的佛门信众的疑虑了。

不说各方信徒了,恐怕到时候就连当今天子,大周的女皇陛下,都得下旨褒奖啊。

凭以上种种好处,般若寺就可以将扬州境内其他庙宇的香客信徒都抢过来,才会扬州境内的第一大寺,甚至是淮南道的第一名寺啊!

这么大的诱惑,足以让本因方丈永记佛门史册的功绩,他又岂能抵挡得住?

……

佛门弟子讲究五戒十善,本该清净无为,面对此等诱惑应该秉持不贪欲的戒律,但本因方丈面对般若寺的未来发展,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攥着崔耕的手腕越发紧了,又问:“老衲再问一次,崔县令此话当真?”

崔耕耸耸肩,淡淡说道:“要让灵泉随寺搬迁,的确并非什么难事。”

本因方丈追问:“敢问崔县令,怎么搬迁?”

崔耕指了指四周这么多人,冲本因和尚眨巴了下眼睛,笑问道:“老方丈,你觉得这儿是说如此秘而不宣之事的地方吗?”

老和尚也是人精,稍微一琢磨,就听懂了崔耕话中暗含之意。恐怕搬迁三眼灵泉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和什么鬼神之事扯不上边,崔县令应该是通过某种变通之法,让灵泉搬家。

但是,这不重要!

对般若寺而言,甭管怎么搬迁,只要能出一个像样的神迹故事就行。目的还是吸纳信徒香客嘛。

像他这种年纪越大,越是有道高僧,越是研究佛家经典,就会越明白鬼神之事乃是虚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此来招揽信徒。

没有群众基础,怎么能引来真佛子,怎么能将本宗发扬光大?

所以,本因和尚听懂崔耕这话里有话之后,非但丝毫不觉失望,反而面色一喜,请手道:“呃……崔县令提醒的是。站了这么久,说了这么多话,兴许也口干舌燥了吧?崔县令不如随老衲去方丈室用茶,也好让老衲向崔县令请教关于般若寺搬家之事?”

崔耕心里一喜,这最后一家大钉子户的拆迁之事,兴许有门了。

正要应答,一旁的卢若兰忽地掩嘴打了个哈欠,娇声道:“妾身也累了,不知是否也有这个荣幸呢?”

本因和尚面露难色,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自然欢迎,反正卢小娘子也不是本寺的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