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802 字 9个月前

关键是——他不能食言而肥啊!

崔耕微微皱眉,说了自己的无奈:“本官当日在夜宴上,说了不能给你写诗。现在却出尔反尔,不好吧?若是让孟神爽知道本官替你作了诗,你就不怕他……”

“崔县令不必担心。”李云莺莞尔一笑,道:“只要诗好就行了,妾身就说是您这俩兄弟写的。丽竞门再霸道,也不能不准妾身与他们往来吧?”

崔耕想想也是,诸葛三兄弟还分侍魏蜀吴呢,一个妓子你还能指望她有多少节操?

他当时就要点头同意。

不过,一直没开口的崔湜却忽然连连摆手,道:“不成!绝对不成!我们哥俩绝对不能搀和这事儿!”

“为啥?”

崔湜道:“大哥你怎么忘了?我们俩是瞒着家里偷偷来扬州的。万一让家里知道我俩偷摸跑扬州来风花雪月,还给妓子作诗,我们家里的那些老顽固还不生吞活剥了我们哥俩啊?”

郑愔也是拼命地点头,连连称对。

李云莺一听颇为古怪,问道:“你们不是崔县令的……”

“兄弟是不假,不过非亲兄弟!”

崔湜和郑愔老脸一红,承认了之前的欺瞒。

李云莺傻眼了,急道:“那……那可怎么办?”

崔耕见状很鄙视地看了那哥俩一眼,安慰起李云莺道:“小娘子别着急,容本官想想。”

很快,他便想到了一个主意。

在这个时代,作诗乃扬名立腕儿,留名千古的美事儿,所以向来是没人会隐姓埋名的。但是,若不是作诗呢?这世上还有一种体裁,但凡有点身份的人,永远都不会承认是自己写的。

那就是——俗曲。

诗也罢,俗曲也罢,都是给人唱的。其实从本质上讲,俗曲比诗更适合青楼女子演唱。

只是因为这年头写诗的都是高雅之士,俗曲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但凡爱惜名声之辈都不愿去沾惹。

直到二十年后,唐玄宗登基,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整理民间俗曲,制出了教坊曲,为俗曲正名。

教坊曲就是“词”的前身。

从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高人参与到教坊曲的创作中。这种文学形势逐渐发扬光大,直到形成了“宋词”的辉煌。

所以,现在可以写几首俗曲,让李云莺来演唱。她完全可以不告诉人们这些俗曲的作者,也没人会无聊的刨根问底。

让崔耕写俗曲,他肯定是玩不转。

别忘了,现在连教坊曲都没有,那些俗曲的曲调和梦中所见的词牌完全不挨着啊!

所以真正要写俗曲的人不是崔耕,而是在扬州招摇撞骗许久的崔三郎和崔四郎。

以他们新科进士的才华,依照俗曲的调子,创造出一些长短句来,自是信手拈来。

崔耕越想越觉得可行,当即把这个提议对三人说了一通。

李云莺乃是扬州官妓头牌,早就隐隐意识到了“诗虽高雅,却不宜唱”的问题,闻听此言后当即眼前一亮,糯声道:“还请两位公子可怜小女子,纡尊降贵,给小女子做几首曲子吧。大不了……大不了……奴家多给你们介绍几个姐妹认识。”

听说有美女奉送,又不用显露自己的真名,崔湜和郑愔这俩货本就所剩不多的节操,顿时全掉地上,欣然应允。

不过,崔湜为人精明,还是有点小小的疑虑,问道:“那啥,毕竟这俗曲难等大雅之堂啊。到时候,即便俗曲唱得比诗要好听,但评选之时,十四州五十七县的评委们不肯认,岂不是白费功夫瞎折腾?”

“这个么……”崔耕稍稍深思熟虑了一小会儿,啪嗒一声拧了下响指,道,“本官还有办法!”

{}无弹窗

和李云莺见面,约个时间地点倒是不难。

但为了避免丽竞门的猜疑,崔耕还是去找了张潜的心腹,法曹参军韦凑。

崔耕许久未露面,韦凑今日一见他,曲解了来意,吐出五个字儿,“寻到机会了?”

“寻到什么机会?”崔耕纳闷。

“杀孟神爽!”韦凑一如既往的简言精炼。

崔耕苦笑道:“张刺史不是让我三思后行,不要轻举妄动吗?孟神爽是丽竞门江南总管,心思缜密,行事精密,哪有那么容易找机会的?”

说着话,崔耕上下打量了韦凑几眼,戏言道:“怎么着?我看你这意思,杀孟神爽你比我还急呐?”

韦凑难得笑了一下,露出了一口细密的银牙,道:“孟神爽乱法,该死,某等不及了。”

擦!

笑得真丑!

不过只要比自己还着急杀孟神爽,甭管再丑都是心灵美!

接着,崔耕岔开话题,讲了李云莺央求见自己一面,自己又担心丽竞门猜疑会害了此女之事。

“这样啊……成,交给我。”

韦凑听了颇为意兴阑珊,不过,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崔耕的要求。

不愧是被张潜倚为心腹的人,韦凑办事能力很强,雷厉风行,说办就办!

第二天,他遍发请帖设宴为幌子,邀请伎乐司助兴。

第三天,也就是正月二十这一天,李云莺翩然而至。

此时离着开宴还有一会儿,韦凑说了句:“慢慢聊,半个时辰,此地安全。”

遂知趣儿地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了崔耕、李云莺、崔湜和郑愔。

崔耕使了个眼色,示意崔湜和郑愔也离开,可这二位抬头望向屋顶,硬是装做没看见,强当电灯泡。

李云莺可不知崔耕这俩兄弟是假冒的,毫不避讳地盈盈一拜,道:“当日崔县令真是怜香惜玉哩。”

崔耕知道,她指的是夜宴那晚,自己不肯打她耳光的事儿。

反正自己和李云莺密会的事儿瞒不了这俩贱人,崔耕索性就当不他们存在了,回道:“本官冒的风险和小娘子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对了,当初孟神爽是准备怎么陷害本官呢?”

李云莺当即毫不隐瞒地将那日的隐情娓娓道来……

当日,她的迟到就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引出孟神爽的那番话。一来,让崔耕在张潜的心中留下一根刺。二来,借机撇清李云莺和孟神爽之间的关系。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孟神爽给了她一个绣帕。

这个绣帕的主人是张潜最宠爱的小妾,上面有她亲绣的几句诗。

到了玩藏钩游戏的时候,李云莺应该找机会,把那绣帕塞到崔耕的怀里。

到了第二次从崔耕身上搜藏钩的时候,再把这绣帕取出来。

张潜见了绣帕,自然就会猜疑到自己肯定被崔二郎给绿了,到时候必会生撕了崔耕。

妈的,居然想到这种栽赃嫁祸泼脏水的法子,孟神爽也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