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鸡犬要升天

奋斗在盛唐 牛凳 4606 字 9个月前

早早因为身份比较低的缘故被晾在一旁的曹天焦跑了过来。

崔耕看了眼远远坐在另外角落一桌,自顾品茗的曹月婵一眼,发现这丫头貌似对这边的事儿浑然不关心似的。

接着,他对曹天焦道:“之前让你回聚丰隆取得东西,可曾拿来?”

刚才刘老四进堂屋那会儿,崔耕便私底下跟曹天焦耳语了几句,老曹便去了一趟银号。如今去而复返早已多时。

只见他将一个蓝布包袱递给了崔耕,道:“咋能耽误二郎你的大事儿?妥妥的,都准备好了!”

崔耕接过包袱,嗬,分量十足啊!

他将蓝布包袱双手奉上,交到刘老四的手中,道:“小小心意,还望四郎笑纳!”

“好沉!”

刘老四一入手,就忍不住惊呼出声。稍微打开一角,金灿灿,黄澄澄,不是黄金又是什么?

暗中掂量一番,他粗略估算,足有三十来斤大米的份量。按照换算,这些金子足有四五百两的价值?

一两黄金十贯钱,这就是将近五千贯钱啊!

“嘶……”刘老四忍俊不禁地抽了一口凉气,暗惊,五千贯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大唐宰相一年的俸禄,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没有五千贯钱。在长安平康巷里,为卓有名气的小娘子赎身,花一千贯也就差不多了。

刘老四费劲心思揽下了这项差事,只是为了讨好上官婉儿,他万万没想到还有如此外快,这崔二郎出手竟如此阔绰啊!

一时间,他乐得嘴都合不上了,连连笑道:“二郎你这是见外了不是?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个?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说着客气,但他可没舍得把这么大一笔钱财往外推,而是背后一沉,直接将包袱抡起背在了身上。

不过是来清源锦上添花讨份人情,没想到却拿了人家这么大一笔,刘老四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随机扭脸看着崔耕身后的陈子昂,附送了一个消息:“陈子昂陈侍御史,你此番能调进由肃政台,也是上官舍人的意思。到了长安之后,可要知恩图报,为上官舍人的事尽心尽力啊。”

陈子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也是上官婉儿暗中帮的忙,应该是上官婉儿知道了自己跟崔耕的关系,顺手推舟作了个顺手人情,到底还是沾了二郎兄弟的光啊。

不过一听着刘老四最后那番话,历来奉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陈子昂,就有些抵触了。

他忠的这个君,潜意识里可是李唐皇族啊。

他这人生性就耿直,往日就不太喜欢玩站队玩派系党羽,现在听刘老四这话,微微皱眉道:“多谢刘给事直言相告。不过右肃政台……”

“诶?你关右肃政台何事?”刘老四摇了摇头,打了个哈哈道:“陈侍御史莫要想多了,上官舍人岂会僭越司职,更岂敢要求陛下的耳目做自己之事?到了右肃政台之后,你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弹劾谁就弹劾谁。”

唔?

很纯很天真的陈子昂听得有些糊涂了,这话锋一变,又是啥意思?

他眉头皱的更紧了,很执拗地问道:“刘给事刚才不是说上官舍人的意思是……”

“哈哈哈,您瞧,一句话,您都能品出花儿来,看来真是想多了哩!”

刘老四口风甚紧,道:“总而言之,此事与朝政完全无关。上官舍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到了长安之后,有机会她自会跟你交代的,本官就不敢越俎代庖了。但是,陈御史你要记住,上官舍人可是对那件事可是上心的紧啊,你万不可有半点推辞,否则……”

见着刘老四拖着长音,陈子昂非常不爽,很讨厌这种阉人卖关子的把式,急问一声:“否则怎样?”

“怎样?”

刘老四骤然面色一肃,声音瞬间寒彻入骨:“嘿嘿,自然是——惹来杀身之祸!”

看書罓小说首发本書

{}无弹窗

崔耕到底让陈三和做了啥东西,居然如此地兴师动众?

冯朴、郭恪等人一阵好奇。

不过对于陈三和到底做成了什么玩意,刘老四表示丝毫不敢兴趣,而是自顾说道:“既然监察御史陈三和大人也来了,赶巧,那杂家就开始宣旨了。”

听刘老四扯着公鸭嗓子,将这份圣旨念完。

崔耕不得不感叹上官婉儿的神通广大了,她居然如此把陈三也运作到了自己身边,同自己一道前往扬州,出任江都县的县丞。

虽然从八品的监察御史调到从七品的江都县丞,乍一看,升迁的力度不够大啊!

但诸君莫要忘了,预想中,陈三和可是要跟着崔耕吃瓜烙,少说也得落得个掉脑袋的下场。如今不仅掉不了脑袋,还能跟着沾光前往扬州,迁升江都县县丞一职。

这此间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上官婉儿的手段有多牛掰了!

陈三和自然是欢天喜地的领旨谢恩。

“妈的!”

就在众人纷纷起身象征性地道贺之时,一声淡淡地吐槽之声,传入了崔耕的耳朵中。

他扭头一看,正是封常清。

兴许是封常清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些冒失,不由老脸一红,双眼望天,好像不关他事一样。

崔耕怎会不明白他的心思,猜出了封常清是对陈三和这老神棍又跟着升官了,表示不满。

想想也怪不得封常清,他好歹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要文才有文才,要武略有武略,而且样样都极其拿得出手。

结果混了这么久,还不如一个装神弄鬼的海盗头子呢,那口气能顺得了吗?

这点崔耕承认,是自己疏忽了,就算一碗水端平并非驭下之道,但好歹也要雨露均沾不是?

看来,得想办法给封常清谋个官当当了。

不过他不比上官婉儿那种通天手段的人物,这事儿他操作起来挺难办的,入仕的途径无非就是门荫、科举和杂色入流,但几个途径貌似都和封常清完全不挨着。

至于陈三和为什么能这么幸运?老神棍本质上是曲线救国。先是以俘虏倭王的军功当上武官,然后从武官转为文官。尽管这个转换过程是快了一点,但多少还是符合官场规矩的。

当然,封常清他们也可以不走寻常路,走一走另外一条不大讨人喜的入仕之路,就是像侯思止一样告密,诬陷他人而得封赏。如果案子够大,也未必不能一步登天。但一来这种案子不好找,二来,以封常清那种直爽磊落的脾性,恐怕是干不出来。

这可咋办?

为了封常清的前程着想,难道真要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送他去安西都护府参军?让他遇见此生最大的伯乐高仙芝,重回到历史的轨迹上来?

这…崔耕还真有点舍不得啊。

他左右为难间,后半截的酒宴一直就神思不属。

刘老四察言观色惯了,看出了他的异状,问道:“崔县令,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不如说来听听,说不定杂家能帮上忙呢。”

“呃……”

反正也不是什么见不得的人的事儿,崔耕稍一沉吟,就字斟句酌地说道:“有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上官舍人让陈御史任江都县丞,自然是考虑得极为周到。但下官还有几个得力的手下,一直都是白身,就算带到扬州,也难发挥什么作用啊。”

刘老四稍一转念,就明白崔耕的话外之音了,问道:“莫非二郎是想给他们讨个官当当,好到了江都县之后职出有名?”

“嘿,还真是这么个事儿!”

崔耕摸了摸鼻子,干笑道:“下官知道这个要求是有些过分,陈三和能得上官舍人相助斡旋,也是邀天之幸!这种事情又怎能雨露均沾,如此儿戏呢?不过啊……”

“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