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回京

后宫熹妃传 解语 2297 字 9个月前

给他的信?弘历好奇地拿起一封信,拆开看了起来,这一看,便再也无法停下来,待到瑕月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看完了所有的信。

瑕月知道弘历来了五台山,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弘历竟然会主动来她这里,这样的愕然,连拆了满满一桌子的信都没有发现,就这么怔怔地望着弘历,直至阿罗暗中提醒她行礼,方才如梦初醒,屈膝问安。

弘历神色复杂地扬着手中刚刚看完的信纸,道:“既然写了这么多的信,为何不寄给朕?”

瑕月没想到弘历会看到她写的信,一时不知该怎么说,直至弘历再次询问,方才低声道:“皇上不会想看,既是如此,又何必寄回京城。”

弘历默然不语,在放下手中的信纸后,道:“皇额娘与朕说,地震那会儿,你差点摔落裂缝之中,可有受伤?”

瑕月低头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妾只是受了一些惊,并无大碍。”

“无碍就好。”在这句话过后,厢房安静了下来,本该极为亲密的两人,彼此相对之时,却无话可说。

在这样的尴尬中,弘历轻咳一声道:“你收拾一下吧,待会儿就下山了,先去行宫歇一夜,明儿个就动身回京。”

“是。”瑕月低头答应,在弘历离开后,知春小声道:“主子,皇上主动来看您,是不是表示没事了?”

瑕月替她扶正鬓边的珠花,道:“哪有这么简单,皇上会过来,十有八九是太后的意思,不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当日,众人下了五台山,在弘历所住的行宫中待了一夜,翌日赶赴京城。一路上,弘历对瑕月的态度虽然还有些淡漠,但偶尔会与她说几句,比起天花那件事刚发生的时候,算是好了许多。

如此,一直走了半个余月,终于回到了紫禁城,哲妃早早知道他们回来的消息,领着嘉嫔等人在宫门处相迎。

凌若扫了一眼站在冷风中的哲妃等人,凉声道:“皇后呢,怎么没见她人影?”

待水秀下去后,弘历道:“如今山路已通,儿臣扶皇额娘下山吧,儿臣刚才上来的时候,曾感觉到一阵晃动,也不晓得这五台山是不是还会震,实在不太安全。”见凌若不说话,他试探着道:“若皇额娘不反对的话,儿臣这就让人安排舆车,送皇额娘回京。”

凌若颔首道:“住了这么久,该是时候回去了。皇帝,你既然来了,就过去见见娴妃吧,她一直很挂念你。”

弘历身子一僵,低低道:“儿臣不想见她。”

凌若盯了他半晌,叹然道:“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你还放不下吗?”

“她手段歹毒,心思不善,留她在四妃之位,已是儿臣最大的让步,但这个人,儿臣真的不愿再见。”

凌若摇头道:“或许娴妃的手段确实有些过了,但还说不上歹毒,说到底,她更多的是为了自保。其实各人心里都有一把称,你觉得娴妃过了,哀家何尝又不觉得皇后过了。”

弘历讪讪地道:“皇额娘怎么好端端的扯到皇后身上去了,她是受人挑唆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来。”

凌若对此不置一词,只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既能对皇后宽容,为何不能对娴妃宽容一些?”

弘历神色古怪地道:“皇额娘不是不喜欢娴妃吗,怎么这会儿一直在替她说话。”

凌若睨了他一眼,道:“怎么了,皇帝觉得刺耳了?”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之前儿臣曾对她宽容过,但她回报儿臣的,却是满腹诡计,就像她的姑姑一样。”

“她是她,那拉莲意是那拉莲意,皇上这样将两人混为一谈,对娴妃似乎有些不公平。”

弘历不以为然地道:“儿臣并不觉得,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儿臣不知道这几个月,她与您说了些什么,但她的话,十句里面都不见得有一句是实话。”

凌若冷声道:“不信她的话,难道信皇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