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立下大功

后宫熹妃传 解语 2237 字 9个月前

允祥摇头道:“你额娘说得太过了,皇上文韬武略,就算没有我这个病痨鬼,一样可以稳坐江山。”说罢,他瞥了弘历一眼道:“好了,说说你自己吧,是不是在为刚才的事担心?”

弘历没有否认,沉默了一会儿道:“十三叔认为二哥在打什么算盘?”

允祥眸光微眯,看着堆在两边未及化去的雪,轻声道:“你与他都是皇子,你在想什么,他就在想什么。”

弘历皱一皱眉道:“那十三叔可觉得他还有机会?”

“机会这种东西,你说它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当初二阿哥被卷入命案的时候,谁都认为他死定了,哪怕不死也是半废,永无复起之时,可现在……呵呵,你也看到了。”

“这大半年间,我一直有派人盯着他,二哥的转变实在令人心惊,简直就像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一般。难不成那场牢狱之灾,真对他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一点,弘历始终想不明白,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这句话放在弘时身上,却不适用。

允祥笑一笑道:“十三叔又不是他腹中的蛔虫,哪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见招拆招就是了,待会儿见了额娘,咱们几个且商量看看有什么办法吧。”

“也只能如此了。”这样说着,弘历不再说话,搀着允祥一路来到承乾宫,巧得是,瓜尔佳氏也在,看到允祥甚是惊讶,执帕笑道:“十三爷也来了,许久不见,身子可有好些了?”

“多谢谨妃娘娘关心,臣这副身子骨还过得去。”说到这里,他就着弘历的搀扶,跪下道:“臣给二位娘娘请安,恭祝二位娘娘凤体安康,福寿长延。”

想到这里,他当先拍袖,双膝跪地,大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英明仁厚,令得天下归心,实在可喜可贺!”

被他这么一嚷,文武百官也回过神来,连忙下跪,齐声恭祝,不过各自心中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些人当中,不少皆与富户有所关联,那些富户之所以可以大肆圈地,令百姓状告无门,就是因为有些人暗中相助,而做为回报,富户们也很知趣的每年拿出一部分银子,送到他们手上,谓之曰:冰炭敬。

而今,河南顺利推行新政,只要浙江那边也是如此,那么新政必然要推行全国,改土归流,到时候他们手上的银子可要少上一大截了,这可实在是要他们的命了,也不知能想什么办法。

不管那些大臣是何想法,至少胤禛此时是欣喜的,扬着那些薄薄的奏折道:“新年伊始,朕就接到这么一个好消息,实在是一个好兆头,看来新政之事必定可以推行全国。”

这大半年来,新政一直是压在胤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新政推行下去,但朝中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使他不得不改为在河南浙江试行,这两个地方的成功与否,直接意味着新政能否真正推行下去。而今,终于是听到了第一个好消息,哪怕是他,也不禁激动万分。

待得起身后,英格假装不解地道:“皇上,河南一地的新政推行,为何会如此顺利?”

“这个朕也很意外,原以为至少要等一年期满之后才会有消息,实在是没想到,弘时……”提到这个名字,胤禛感慨不已,这次弘时真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之前他说要去河南,还真是去对了。

听胤禛提起弘时,英格连忙趁机道:“臣记得二阿哥当时主动去河南推行新政,如今新政已落实,二阿哥是不是该回朝了?”

允礼在旁边睨了他一眼道:“英格大人很着急让二阿哥回来吗?”

英格不动声色地道:“怡亲王误会了,我只是觉得二阿哥既然已经完成了他的事,那么再待在河南也没意义,而且河南总督是田文镜田大人,若二阿哥一直待在那里,岂非让田大人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