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月白

月下佳人 梵说 1620 字 9个月前

刘妈心底有个秘密,一直没敢讲出来。有一次,刘妈去买菜,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她也过去凑热闹,看到招牌上一个大大的“書”字,原来是老秀才在替人写家书。这才意识到,当年小鸾抽到的是“書”,她才是应该读书的那个。刘妈既愧疚又心疼小鸾,便暗暗颇为照顾她。

十年后,一九三六年,小鸾十六,碧微十七。

小鸾已经可以独立绣一些普通的绣品,在母亲的指导下,甚至可以把宋代名画《秋葵图》针绣得并无二致。

而她的碧微,亭亭玉立,明年就女中毕业,安稳的寻个女教师的工作,嫁人也不愁,圣玛利亚女中毕业的女学生配得上一个有本事有教养的夫婿。

苏太太想起这俩女儿,一个女儿代表了过去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女儿就是新升起的太阳。她觉得自己的安排甚好,想起当年的抽签,竟丝毫没有愧疚感。

春江水暖的三月早已过去,如今的四五月份,院子里的桃树花开花落都要结了果实。碧微的校服也开始换上了薄棉做的淡蓝长裙,内里套上长筒棉袜,配上短款的西式改良白色外套,穿的黑漆皮系带学生鞋,大门大户的新派小姐也流行如此的打扮。

“姐,学校里都教些什么?”小鸾放下刺绣的竹绷,跑到姐姐跟前,好奇地问着。

碧微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根墨水钢笔,又拿出一个本子,写下一串数字,演讲得眉飞色舞,“这叫阿拉伯数字,用笔就可以记账做会计了,不需要珠算的,我給你示范…”

“姐,你好厉害。你教我,可以不?”小鸾用期待又羡慕的眼神看着姐姐。

“套针,齐针,滚针,网针,接针…这些都熟练了吗?再去绣一遍《秋葵图》。”苏太太走过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你姐读完书也是要嫁人的。”

“妈,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讲究自由平等,女人也要做一番事业的。”碧微驳斥道。

苏太太听了,心下有些忧虑,当初送女儿读这个贵族学校,就是希望她能成为名媛淑女,学学洋文艺术,学学舞蹈音乐。不是让她出去闯荡的,眼下时局这么乱。她想起报纸上那些学生运动的新闻,思虑更重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鸾在自己屋内研究着手里的绣衣,往常的传统丝缎绣工完成便送到南京路的为衣坊,记得上次去送绣品,无意听到老板在烦恼如何在厚锻上做印染,刺绣,现在的官太太,小姐们冬天都喜欢外来的毛呢料子。小鸾留了心回家便潜心研究起来,若是可以成功,冬天可以多赚一些,也可以让母亲欣慰自己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