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的成长

本来就是个闺女,命又这么硬……即便是丢了,只怕也是有的。虽然新建国后严禁弃婴,但不是故意弃、“不小心”弄丢还是可以的。这种事,不是没人做过。

然而,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冷老太不只没有丢掉孙女,反而对这个孙女极尽宠爱。

她亲自给孩子取名叫冷艳,收在自己膝下,当成宝贝疙瘩养。就连昔日看重的长孙,都要靠边站。

那时候,因为冷艳母亲难产而死,冷艳刚出生就没有奶水。为了让冷艳有口吃的,冷老太找村里同时段怀孕的女人,用鸡蛋跟人家换奶。

那时候虽然不比现在,但也一样缺吃少喝,虽然不至于如现在这般饿得晕头转向,却不是谁都能经常吃鸡蛋的。

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妇人,既要养身体又要下奶,鸡蛋就是最好的营养品。而许多人家根本是拿不出来的。冷老太却舍得从孙子嘴里抠下口粮,为孙女换奶水喝!

也就是冷老太家的家境还好,不然就算她愿意抠孙子的口粮,也绝对没多少鸡蛋。孙家老大在县城钢厂做厂长,又对老娘极为孝顺,所以从没短过家里的吃穿用度。而几个儿子住在一起又都归冷老太当家,所以冷老太能统一调配家里的各种物资,包括所有的鸡蛋。

当然,就算有了鸡蛋的交换,喝奶也并不顺利的。

因为整个村里都在传言冷艳是天煞孤星,一出生就克死了爹娘,非常不吉利!不管国家怎么禁止迷信,该信的还是会信,所以大家平时都会绕着这种煞星走,更不用说给孩子喂奶了!

即便有几个要鸡蛋不要命的,为了口吃食和给孩子下奶,跟她交换一二,也不肯多换,更不肯一人包揽冷艳的所有奶水。不为别的,就怕自己被克死。

要知道,那孩子可是一出生就克死了爹娘的,而现在拿奶水喂养她,不是跟当她的母亲差不多?那会不会也被克死啊?

带着这样的惧意,即便是愿意换奶水的,也只肯换一两天,绝对不肯再多。

冷老太没办法,却也是个坚韧的,愣是东家换两天、西家换两天,别说队上和村里刚生孩子的,就连几个邻村仍有奶水的妇人都被一一拜访了。甚至,还下死命令让在县城当厂长的儿子想办法,给家里小囡囡筹奶。

一时间,连县钢铁厂,都被全员发动,有奶的出个奶场,没奶的出个人场——发动家属找老家的有奶妇人借。

这动静,那叫一轰轰烈烈。

冷家农村两个儿媳很是看不上:不就是个丫头片子么?有必要那么紧张?没奶就不喝嘛。就算饿死了,也不过是贱命一条。

在穷困年代,人命最不值钱。生孩子很容易,多养一张口反而很难。丫头片子能自己摸爬滚打长大当然好,将来能换彩礼、婚后还能贴补娘家;但如果真不好养活,死了也就死了吧。

在她们看来,冷艳明显属于“不好养活”的。一出生就克死母亲,失了奶水,又连累家里花大量物资去跟人换奶来喂。

不过身为厂长夫人的老大家媳妇都没说话,反而好脾气地忙前忙后帮着张罗。甚至,因为冷爱国走不开身,都是她送奶回来,不止帮着筹措还帮着送,也没提花费钱物的事。农村两个媳妇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没让她们出力,也没花她们钱。

至于花了家里公用的鸡蛋,两个媳妇也没那种觉悟,她们打小就被传统观念洗脑,觉得出嫁就要听丈夫公婆的,这没啥。婆婆不磋磨她们就算是大善人了,她们哪里还敢要求更多?家里的就是公婆的,一切由公婆分配。

当然,内心怎么波涛汹涌,就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就算再怎么波涛汹涌,也不敢明着说出来。一来,她们所处的环境,休妻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冷家几个儿子都很孝顺;二来,她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冷家三兄弟(算上之前还没过世的冷爱民)都是泥腿子,整日在地里刨食,累死了也就混个温饱,多余的想都别想。这家里,可一直都是冷爱国在帮衬的。别的不说,就说之前国家改制,废除大锅饭,让每户每家重新做饭,需要的锅碗瓢盆就全是冷爱国买回来的。

家里有个出息的,自然要巴结。就算以后孩子们长大,也有个提携的。而要想在冷爱国那刷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孝顺冷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