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青蛇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张一道的道行在那里摆着,没有十成的把握,青蛇绝对不会擅自出击。它在等待,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青蛇等待的机会一直没有到来。
这一天,张一道在古松下面清扫落叶,无意间在地上斑驳的光影里面,发现了一条蛇形黑影,不过张一道并没有当面揭穿青蛇。他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庙宇里面,手中多了一个酒葫芦,一边走一边晃荡葫芦。
来到古松下面,张一道拔开葫芦塞,仰脖喝了一口,却立马噗嗤一声,把嘴里的酒全都喷在树干上面,破口大骂道:“狗日的燕小六,卖老子的是啥酒,难喝!难喝死了!”
张一道骂骂咧咧,将酒葫芦里面的烈酒全都泼洒到古松下面,然后转身离开。
说来也怪,自从张一道离开之后,青蛇便感觉浑身不自在起来。
青蛇感觉浑身燥热难耐,就像有一团火焰沿着树干窜上来,疯狂地炽烤着它。它在枝叶丛中窜来窜去,却始终找不到一处凉爽的地方,那种炽热感越来越强烈,仿佛整棵古松都被无形的火焰笼罩着。青蛇感到无比的难受,有种快要被烧死的感觉,再待下去,它可能会变成一条烤蛇!
青蛇心中大惑不解,真是奇了怪了,以往松树上面无比凉爽,即使头上挂着灼热的烈日,枝叶丛中也照不到一点阳光,正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它每天在古松上面生活得舒服惬意,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下树活动过。但今儿个,这棵古松怎么却突然间变得热浪滚滚呢?
这个时候,忽听厚重的声音从城隍庙里飘荡出来,那声音正是来自张一道。
“大胆孽障,竟敢来供奉神灵的地方偷食香火!我念你修行一阵也不容易,今日不取你性命,仅用雄黄酒让你吃点苦头,望你好自为之,速速离去,不得再踏入城隍庙半步!”
张一道的声音有若惊雷,在青蛇的耳边炸响。
青蛇听得暗暗心惊,这才恍然,为什么古松会变得跟火烧似的,原来是张一道做的手脚,他刚才在树下泼洒的就是蛇类最畏惧的雄黄酒。青蛇虽然有些修为,但毕竟也是蛇类,对于雄黄酒天生过敏。
再加上张一道已经对它下了最后通牒,此时若是还不离开,只怕要被张一道做成下酒菜。
虽然这里的香火旺盛,是个修炼的极佳之地,但青蛇现在却不得不离去。
临走之前,青蛇探出蛇头,望向主殿的方向,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回来,吸食张一道的元魂!”
青蛇立下毒誓,转身蹿下古松,消失在了墙根下面,不知所踪。
山西境内。
黄河边上,伫立着一座高塔。
高塔建于唐代,因为临近黄河,所以取名“黄河镇妖塔”。
据说这塔里,镇压的就是黄河里的妖怪。
什么妖怪呢?
江湖传说,塔里镇压的是一条恶龙!
当年山西一带的黄河流域,出了一条恶龙,在黄河古道里兴风作浪,过往船只经常失事,百姓苦不堪言。
而后一神秘道人斩杀恶龙,并主持修建镇妖塔,将恶龙的龙魂囚禁其中。
但我们今天讲的并不是有关镇妖塔的故事,且说在这镇妖塔下面,有一座跟镇妖塔差不多同时期修建的城隍庙。
城隍庙是专门供奉城隍爷的神庙,城隍爷是什么来头?一座城市的守护神!
中国古代,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作为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道教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袭汉族民俗,视城隍为保护地方、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冥籍的神灵。
这座城隍庙修建于唐朝,距今已有数百上千年历史,见证了数个朝代的起伏变迁,也见证了黄河古道的沧海桑田。
这座城隍庙的规模并不大,由前殿,主殿,以及后院三个部分组成。红墙青瓦,倒也显得庄重肃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修修补补,墙上也难免留下剥落的斑驳痕迹。
前殿中央置一个青铜香炉,迎着晨钟暮鼓,香炉里烟雾袅绕,盘旋着飞向远方。
入口处立着一棵古松,据传也有好几百年的树龄,长得高大挺拔,繁茂的枝叶如同伞盖,就像给城隍庙撑了一把绿色的大伞,为其遮风挡雨。树根盘综错杂,有的树根甚至没入了墙壁里面,看上去就像是墙壁的骨架子,又像是墙上雕刻的龙形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