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1:阎王柱(上)

驼子一铲拍落下去,却拍了一个空,土包移动了一下,并没有砸中。

“卧槽!”驼子暗骂一声,还想继续抡铲。

就在这时候,地上的土包突然爆裂,一团硕大的黑影从土包下面高高蹦起,朝着驼子迎面扑来。

驼子吓了大一跳,叫了声妈呀,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驼子大惊失色,慌忙举着油灯,照向那团黑影。

这一次,他看得清楚了,那团黑影,竟然是一只足有脸盆大小的青蛙!

驼子看着那只青蛙,登时就愣住了,驼子也是乡下人,小时候也是抓青蛙的好手,但是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见体型如此巨大的青蛙,这比那种饲养的牛蛙体型还要大上数倍。

青蛙蹲在距离驼子两米远的泥地里面,浑身呈墨绿色,冲着驼子发出呱呱呱的叫声。

原来刚才就是这只青蛙躲在淤泥下面,因为体型太大,淤泥鼓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小土包。

短暂的惊讶过后,驼子迅速平定下来,虽然这么大一只青蛙,让他心有余悸,但是这毕竟是一只青蛙,又不是什么怪物,所以并不会令他感到多么害怕。

这只青蛙应该是生活在黄河古道下面的,也不知道长了多久,才会长成这样的个头。因为这次的清淤作业,所以才把这只青蛙给挖了出来。

青蛙在农村里又叫做田鸡,一想到田鸡肉,驼子就咕噜咕噜的咽着口水。田鸡肉非常鲜美,尤其是两条蛙腿,那劲道的肌肉吃起来别提有多香了。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抓一竹篓的田鸡,剥皮之后,放入油锅里火爆,再加入大把大把的辣椒,翻炒出锅的火爆田鸡,简直香飘十里,诱人垂涎欲滴。

看着面前这只大青蛙,驼子仿佛看见一大盆飘着香味的田鸡肉摆在面前,馋得哈喇子哗啦啦的流,心里立马就动了杀机。这么大一只青蛙,回去弄一大锅火爆蛙肉,或者做一盆青蛙火锅,都足够同一小组的工友们饱餐一顿,吃着麻辣鲜香的青蛙肉,再喝上几杯陈年老白干,那种滋味简直是无法言说的美妙。

驼子舔了舔嘴唇,抄着铲子就朝那只青蛙走了过去:“你来得正好,今晚就拿你来做宵夜了!”

青蛙也不蹦跶,两眼骨碌碌看着驼子,一步步走向自己。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在有记载的2500多年历史中,黄河决堤1500多次,大改道26次,颠覆7个王朝的命运,淹埋开封古城6次。这条中国的生命之水充满了无数的诅咒与禁忌,然而黄河最为诡异神秘的却是一直淹没在淤泥、黄沙、黄河古道下面的古城……

4000多年前,大禹疏通黄河青石峡段,挖出了一个古鼎,受鼎上铭文启发,遂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

2000多年前,秦始皇在黄河濮阳段祭天,发现一只巨型白龟,背负人尸顺流东去。

74年前,蒋介石炸开黄河郑州花园口大坝,破堤时三只蛟龙浮出水面。

60多年前,一支黄河勘探队秘密进入黄河三门峡的地下裂缝中。在裂缝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尊被数百条铁链子锁住的古鼎,古鼎中似乎封印着什么,由深渊中的不明生物守护。

关于黄河古道的怪事,多的数都数不清,而最近的一件怪事,就发生在黄河三门峡水域。

众所周知,三门峡有个水利工程,滔滔黄河,每年都要带来大量的黄沙。如果黄沙淤积过多,就会抬高河床,河床一旦抬高,黄河之水就会决堤,给沿河两岸的城市带来巨大的灾难。

所以,大概在每年秋冬季这段时间,黄河水位较低的时候,黄河水利委员会就会组织专人,在三门峡水利工程进行清淤作业,清除河底大量沉积的泥沙,以确保河道畅通,保障来年水位涨高的时候,黄河古道不会发生决堤。

黄河古道下面的淤泥数以万吨计算,所以清淤作业是一个极其好大的工程,需要数百人的工程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才能够完成。

因为有了水利工程的存在,所以大量的泥沙就囤积在水利工程下面,河床抬高之后,首当其冲受到危害的就是水利工程。

工程队在得到命令之后,不出几日,便调集了数百名工人进入三门峡水利工程,浩浩荡荡,热火朝天。

入秋以后,北方的气温已经开始走低,尤其是河道下面,更是阴冷。

在下面呆的久了,感觉那冷气都浸入骨头里面,所以通常都是一拨又一拨的工人轮换下去,这一拨下去工作几个钟头,然后换另一拨工人下去。

大型的挖掘机,运沙车,全部进入施工现场,河道下面每天都是灯火通明,工人们的呐喊声,重型机械的咆哮声,这绝对是黄河古道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段。

连续工作了数天,清走了大量淤泥,河床下降了起码三分之二,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工程量,清淤作业就能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