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种习惯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曹操的善于用人,喜欢听取下属意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予8分。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无论是打仗还是用人均如此,他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绝不假手于人,虽然勤奋但却缺乏全盘战略的智慧,也无擅长用人的度量和管理人才的才能,
致使蜀国人才凋零,到后来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缪化为先锋”的情况。用错马谡导致北伐失败更是一大短,但发现姜维倒可以抵过马谡之一短,而北伐时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策而采用硬碰硬正面作战的打法,跟强大的魏国打消耗战
,事后也被证明是完全失策的。
而诸葛亮死后任命的杨仪、费祎也很不怎样。总的来说,给予3分比较合理。
再从品德忠诚上对比。周瑜与孙策内结骨肉之亲,外连君臣之义,多年征战为东吴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孙策去世后,年轻的孙权即位,东吴人心浮动,周瑜带兵来归,虽然军权在握
,但他见众人对孙权执礼甚慢,就带头行君臣礼,拥护孙权,稳定了孙权的地位。
后来更是为扩大东吴领土而甲不稍解四处奔波,最后因劳累伤病而死于出征途中,可见其对东吴至死不渝的忠诚。诸葛亮:先主病逝,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诸葛亮后来虽然大权独揽,却并没有象曹魏的司马家
族那样反叛篡位,而是跟周瑜一样为国尽忠而死,其忠诚可见一斑。
在这一点上,二人倒是相差不多。综合这些因素,下来,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实则要比诸葛亮更强,周瑜的强大,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天妒英才,让周瑜早早的退出了三国舞台,不然,三国历史或许可以改写。
其实,在风云看来,周瑜和诸葛亮,在历史上真正的比较,风云更倾向周瑜。
为何呢,拿二人来做一个比较吧。
先从军事上来说。周瑜:赤壁之战已经不须多说,这场名垂千古的战役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三十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
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周瑜一手培养出来的三万水军军团的强大作战能力也极大地扩大了战果。
正是这一系列缺一不可的优秀军事素质的全面综合作用,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赤壁之战后攻南郡,南郡兵多将广,战略要地,周瑜又胜。此外,周瑜与孙策多年南征北战,为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百战百胜,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从攻皖
,拔之。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总的来说,军事上可以给予9分。诸葛亮:三国演义为诸葛亮虚构了大量战绩,但其实赤壁之战,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定汉中,取蜀,空城计等等所谓战绩都是罗贯中帮诸葛亮打的。正史上的诸葛亮
一生打仗不多,胜利的战役更少。其最有名的就是北伐攻魏,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六出祁山”,但每次都以诸葛亮撤退失败告终。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正史“三国志”里也早有评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
总的来说,诸葛亮虽然败多胜少,但在军事上还是有一定才华和表现的,应算一个虽非优秀但却合格的
军事统帅能力故给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