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实在不明白林大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要用树木堆成障碍墙不成?可是这般堆放得跟个小山一般,如何拒守?教匪们还不是可以轻松攀爬而过?
林觉没有给他们任何解释,他只不断的催促着所有人想机器一般的砍树运树堆放上去。让那座横亘在驰道上的杂树荆棘藤蔓组成的小山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将整个驰道严严实实的堵了起来。理论上来说,驰道上下的位置都是池沼和荆棘毒刺丛,如果这座杂树小山真的能阻挡对方越过的话,那倒确实是封死了路径。可是正如所有人担心的那样,这种树枝杂物堆成的小山哪怕是堆得再高,可以轻松翻越。所以,这种堵路的办法显然是徒劳无功的。
……
阳武城东门四里之外,博浪沙驰道西入口处。夕阳照耀之下,一场拉锯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了。
从午后未时起,郭昆发动的反击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受制于地形的限制,郭昆的骑兵没能有冲锋的余地。孟祥在驰道入口的狭小地带布下了数道荆棘和拒马阵,并命教匪挖了陷坑。不得不说,即便是在士气低落趋于崩溃的情形下,孟祥的决策还是正确的。他知道,一定不能让对方的骑兵冲锋起来。一旦他们冲上驰道,仅容十几骑并行的驰道根本对人数优势一方没有任何的裨益。对方只需并骑猛冲,便会将己方冲的七零八落,溃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孟祥其实并不想跟对方接战,但当他从沙丘泥沼中赶到入口处的时候,对方已经开始进攻,他没法当着官兵的面下令撤兵。否则对方骑兵将会乘势冲杀而来,那是孟祥绝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的想法的是顶住对方的进攻,捱到天黑之后再撤,那样对方便不敢轻易的追杀。虽然对方援军已到,但是大队人马还没抵达,所以并不担心这半天的时间会让己方无法脱身。
得益于地形的优势,居高临下的驰道斜坡不利于骑兵冲锋而上。荆棘拒马和陷坑早就挖好的,原本就是为了堵住入口,作为防守的手段的。现在完全发挥了作用。不久前郭昆组织了一次蛮干的冲锋,却在驰道口留下了四十多名骑兵的性命,不得不偃旗息鼓。而此刻,骑兵们反倒成了袖手旁观者,赵有吉带领的一千五百名杂牌军和五百禁军步兵反而成了作战主力。因为他们可不怕什么拒马陷坑,他们并不靠速度取胜。
几次尝试冲击驰道口无果,双方各有伤亡。郭昆的焦躁情绪已经到达了姐姐。口中已经喃喃大骂不休,骑着马儿焦躁的在后方飞驰来去。夕阳将落,稍有常识的便知道,一旦天黑,骑兵便成了瞎子,博浪沙这片地方可不是能夜晚作战的地方,再无法突破驰道口,便只能选择撤回城中了。
前方,新一轮的步兵冲锋再告失败,数十名青壮百姓和兵士死在驰道入口。赵有吉满脸通红的来到郭昆马前,拱手叫道:“都虞候,下官不得不请求都虞候下令了。这么下去休想攻破驰道。”
郭昆道:“下什么令?”
赵有吉道:“禁军步兵有盔甲有盾牌,他们必须为我城中团练和百姓组成的兵马当做屏障。他们缩在后面,我们永远攻不上去。而且卑职也想明白了,靠着步兵是攻不上去的,骑兵必须要配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