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吕中天自己也是脸色惨白,不仅是因为熬了一夜的原因,更因为他本来只是去长恒县点一把火,为了达到自己的那个目的罢了。这把火他相信不会烧的太大,只会引起皇上的重视和一点点的恐慌,之后便会很快被扑灭。但万没想到的是,这把火居然烧成燎原之势,青教居然借此起事,弄的天下大乱了。这可怎么了得?倘若皇上知道真相的话,自己怕是要被诛灭九族了吧。
“皇上不必担心,臣已经做了安排。京城禁军大营兵马已经开始调动,即日起京城内外城城门将增派一倍的人手守卫。城中也将设关卡盘查,确保京城治安无虞。平叛的兵马也将开拔,臣的安排是,侍卫步军司六万禁军作为平叛主力,兵分两路。一路平息京畿路北方五县。另一路直接开赴京东西路,先拿下应天府。臣正加紧准备出征事宜,最迟今日晚间便可开拔。大军所到之处必将迅速平息青教叛乱,请皇上不要担心。”枢密使杨俊也沉声上奏道。
郭冲捂着胸口喘息方定,哑声道:“你只打算调动侍卫步军司的六万兵马么?这么点兵力……够么?”
杨俊沉声道:“皇上,六万大军还平息不了这教匪之乱么?莫看他们声势闹得大,不过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攻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地方上的厢兵原本人数就不多,京东一带兵马全部靠北防御边镇辽人,所以他们钻了空子。臣调派六万大军去对付他们,已经是很给他们面子了。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况且,臣也不能将禁军大量外调。京城二十万禁军抽调六万已是极限,剩下的当负拱卫京城保卫皇上之责,那可不能想调多少兵马便调多少兵马。”
郭冲皱眉点头,他倒也确实担心京城的局面,谁知道京城有没有被青教教众渗透进来。倘若兵马空虚,青教教徒趁势生乱,那岂非是要危及朝廷了。
“为确保万一,可否将燕云边境的兵马抽调数万协助平叛?”郭冲问道。
杨俊躬身道:“万万不可,边镇兵马的职责是防御辽人进攻,兵马布局已定,调边镇之兵平内陆之乱,恐为辽人所趁。实际上老臣有些怀疑,这青教突然崛起,是否便是辽人玩的鬼把戏。或许他们正巴不得我们将边镇兵马抽调走呢,那样便给了他们机会了。”
“杨枢密所言甚是,边镇兵马那是动也不能动的,杨枢密坚信六万禁军足可平叛,我们应该相信杨枢密的判断。毕竟论打仗,杨枢密还是我朝第一人。”吕中天也开口道。
郭冲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就按照杨爱卿的安排去办吧。形势瞬息万变,京东西路几乎全部为青教教徒所占据,朕不能容忍他们在朕的大周中逍遥,朕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此事。”
杨俊躬身道:“皇上放心,老臣当竭尽全力。不过……调兵打仗可不是嘴上说说,老臣需要很多协助。还请皇上即刻下旨,拨付我大军钱银粮草物资。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兵马作战也需要大批钱银支持。兵饷要加倍,勇者要嘉奖,伤者要治疗,战死者要抚恤。没银子可不成。”
吕中天等人直翻白眼,果然,这时候不提银子,那便不是杨俊了。杨俊领军作战虽然战绩不菲,鲜有败绩。但他是出了名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他能打胜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参战兵马的赏赐极为大方。他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原则,所以每逢率军作战,银子哗哗的往外洒,只在乎胜败,根本不在乎银子花了多少。上一次所谓的燕云大捷,双方只有数万人的交战,他便花了三百多万两银子,根本不顾忌当时的财政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