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母亲李秀英边给俩孩子夹菜边附和道:“是啊,读书不要太累了,要注意休息。”
别人家的父母都是天天念叨孩子读书不努力,从小就爱学习的唐嘉木兄妹俩却时常让父母叮嘱读书别太累。
“知道了,上学哪有你们在家干活累啊,阿爹阿妈你们也别太辛苦了。”唐嘉木答应着。
看着懂事的儿子,唐庆国反开起了玩笑:“那确实是,读书可能还没有种田的十分之一辛苦。不好好读书以后回来种田种地你怕是连牛都不会使唤。”
转而又道:“好好学,将来考上大学,我和你妈砸锅卖铁卖房子都要供你。我当年要是有条件,现在也是大学生了,哈哈…”
李秀英朝他翻了个白眼:“是是是,要是有条件你现在都当大官了!”
唐嘉木和唐颖被逗得哈哈直乐,唐庆国却不服气:“先不说当不当大官,至少也是知识分子,端金饭碗,吃公粮。当年我初小一年级因为成绩好直接跳到三年级,后来交不起学费退学,第二年老师觉得可惜来家里动员,你爷爷又把我送去直接读四年级,四年级后又跳班到高小六年级…再后来家里实在凑不出学费才没上初中…”
唐嘉木看着父亲,心里挺不是滋味。虽然父亲学历低,但是喜欢看书,无论什么书见到就捡来看,平时没什么时间看,便养成了睡前看一会儿书的习惯。
加上他写得一手好字,打算盘算账也很溜,包产到户之前还在大队里当过文书。正因为从小家里有这么一个小小的“读书氛围”,并且父母都希望唐嘉木兄妹俩好好读书以后走出大山,没少给他们在思想上灌输读书的好处,所以兄妹俩喜欢上学,也格外努力。
……
饭菜很朴素,一家人却吃得格外的香。
吃完饭收拾妥当,父母还要做一些活计:父亲拉石磨磨玉米,筛出玉米碎蒸饭吃,剩余的玉米面粉用来掺合着猪草喂年猪——只有每年过年前要宰杀的年猪才有这样的待遇,从年初开始改善伙食催肥。母亲则要在昏暗的火光下挑拣茶叶,分出质量等级来。
唐颖从屋里拿出一筐水果递给唐嘉木:“哥你吃这个,我们比你们先放假,我都吃好几天了。”
唐嘉木接过水果筐,里面红红花花的,主要是几种桃子和梨。
唐颖去跟母亲一起拣茶叶,唐嘉木边吃梨边在屋里踱步,俨然一个小大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这个年纪的山里孩子,无论是在上初中的还是早早辍学回家的,在家里都算是半个大人了,在家里干活和重要决策上都要肩负一定的责任,尤其唐嘉木还是长子。
他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既然老天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那么他一定要抓住机会,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