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些,嗯……从题材上来看,这的确非常适合作为电影来拍摄,”叶夫根尼轻轻的松了一口气,他总算是知道对方一个电影咨询公司,为什么会来找到自己了,还把他带来夏威夷度假了,“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资料,你们其实可以去圣彼得堡军事博物馆去查阅,在俄罗斯应该还有事件中不少的相关人员,以及遇难者家属。当然,这些我都可以代为效劳。”
接下来,叶夫根尼就开始重复关于k-129事件整个事情发生的始末,这些资料吴小清和沈长文之前都了解过十几遍,但他们并不介意眼前的俄国人再从他的视角重复一遍。
k-129是前苏联在1950年代,研制的第一代常规弹道潜艇,1968年3月8日,因为不明原因,沉没于瓦胡岛西北1400公里左右的区域,当时潜艇上还有三枚核弹头。
1974年,美国cia秘密打捞了该潜艇的部分残骸,但依然存在。围绕着这艘潜艇,当时的苏美冷战双方,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较量,最后双方以默契的对残骸保持冷处理为结局。
从时间上来计算,1968年到2018年,这艘潜艇的残骸在这太平洋4000多米深的水下,已经呆了整整半个世纪。无论是从什么层面来说,残骸都不具备打捞的意义。
当年美国人打捞,是为了取得残骸中的密码本,但现在,强大的红色巨人已经倒下快30年。核潜艇不是泰坦尼克号,里面没有海洋之心,4000米的深度,即使是政府,也得考虑为此支付的巨大成本。这艘船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如果搜救队不主动提起这个特殊的时间,和这个特殊的地点,叶夫根尼自己也根本不会联想到这个事件本身。
“作为电影题材,k-129的确有许多东西可以描述,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俄国人当初密谋对夏威夷岛进行的核袭击。在沉没之后,美国政府为了打捞这艘船,专门设立了亚速尔计划……”
吴小清轻轻的摆了摆手:“不用继续下去了,叶夫根尼教授,我对这次事件本身的细节并不感兴趣,找您过来,只是想确认一个细节。如果,我是说,如果,k-129的那三枚被打捞了上来,他们还能够正常引爆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叶夫根尼道,“核材料本身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肯定存在问题。一般核武器的有效引爆期也就十几二十年,超过这个时限,就需要检修,更换整个引爆引信……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我以前,就专门负责设计这项工作……只是可惜,因为核不扩散条约,不能写论文,更没办法拿来挣钱。苏联一解散,一切都结束了。”
“不,教授,还没有结束,”搜救队说,“刚才你提到电影。如果我要以这次事件为主,拍一部电影的话,那电影的主角,就是那三枚核弹。你知道,主角总是先被雪藏,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中,再次绽放光芒。”
“绽放光芒?”叶夫根尼皱紧了眉头,看向吴小清的眼神都有些警惕了,“核武器的光芒?你希望它在哪里绽放?”
“电影里,核武器往往是最正义的力量,特别是用来对付那些特别坏的大反派时,”吴小清笑着说,“比如外星人,邪恶的反人类博士……电影里,总会有适合它的敌人存在是吧。”
叶夫根尼却笑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这个中国年轻人明明是在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但听在他耳朵里,却总是感觉有种……诡异的真实感。他忍不住拿过身边的一瓶白鲸,小小的喝了一口,靠酒精来压住心底的那丝恐惧,顺着吴小清的话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的确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但还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前提,美国人不会干预这支正义力量打捞核弹头。”
吴小清曾经听大阳村的几个老人,说起过自己名字的来源。
据说他爸妈当初是要给他起名叫吴青的,但后来找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命里很苦,但遇水则祥,就给青加了三点水,可后来又觉得这样一来,水是不是太多了,道家有盈满则亏的说法,于是加了一个小字,这样就正好平衡了。
遇水则祥这一点,吴小清觉得还是算的蛮准的,要不是被逼着跳河,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日子。但这加一个小字,却显然不足以平衡他命里过多的水分。
吴小清以前上过船,不过那是数千吨的大货轮,虽然是在洪水中,却始终如履平地。他本以为,所谓的大海,其实就跟洪水没什么两样,就是水更多,更深一些而已。
但在经过三天的航行之后,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周围除了蓝色的水,没有其他一丁点东西的场景,对于吴小清来说,这比飞人世界还让他感觉到害怕。
起码飞人世界里,他还能看到岛。
“嘿,吴,”一双大手在吴小清肩膀上按了下来,然后他手里又被塞了一瓶啤酒,“怎么,不喜欢海?”
“没有……”吴小清看了一下啤酒,摇头把它放了回去,“我不喝酒。”
现在是凌晨5点多,他是睡不着才起床的,中国人就算喜欢喝酒,也不会在大早上就开始。
“沈说今天是你的18岁生日,你已经可以喝酒了。”
“我不喜欢喝。”
今天是我的生日吗?吴小清想着。不过无所谓了,这个所谓的生日,不过是当初去办身份证时,自己随口瞎扯的。这个日子对吴小清来说,只有一个法律上的意义,他回去之后可以学驾照开车了,仅此而已。
“好吧……”叶夫根尼不可思议的摇头,然后在他边上的椅子随意躺了下来,慵懒的给鱼钩套上饵料,然后甩了出去,“你们中国人现在真的是有钱了。以前我去中国的时候,你们总是喊,先吃苦,后享受。现在是反过来了,先度假,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