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到外物与外道的影响,给予自己制定规则,代表“自身”的概念)
——《皇经集注》《正统道藏》
……
【中图】
(性命本根)
(全真派所认为的性命之力,极致的精炁神,极致的血肉,概念正是“性命”)
——来源【全真】《易》【古道派篆文演变】
……
【倏忽】
(南天北海)
(代表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力”,亦代表最原本的水火概念)
——来源《战国策》《庄子?应帝王》《淮南子?修务训》
……
【坐忘】
(太上忘情)
(并非无情,达到一种能够正确看待万事万物的状态,亦是代表极高境界)
——来源《坐忘论》《大宗师》
……
【洞灵】
(所见真相)
(洞悉一切者,代表观察与炬光两种概念,人不知世而世知人,反其道而行之。)
——来源《三洞经》《亢仓子》
……
【灵和】
(刚柔之境)
(代表轻重缓急等一切相反共融之力)
——来源《文选》《文献通考?乐十》
……
【三清】
(三清三我)
(代表三我的诞生)
——来源《正统道藏》《道教三十六尊经》
……
【河伯】
(岁月长河)
(代替岁月治理万物者,为无名之君第一次看见的,类似“河”的东西。)
——来源【黄河水神】《搜神记》《九歌》
……
【九灵】
(葬土化炁)
(代表坠落与升起,九天,出于太霄之后,与昆仑【大地】相对。)
——来源《楚辞·王褒》,三国时期《大人先生传》《云笈七签》
……
【无量】
(无上无量)
(代表不可计数,不可揣度)
——来源《左传》《正统道藏》
……
【冲虚】
(负阴抱阳,同冲和)
(一切的平和,咸鱼的真身)
——来源《老子》《旧唐书》
……
【太渊】
(无底之处,同归墟)
(颠倒的概念,无底之谷)
——来源《列子?汤问》《灵枢》(这个是医家的),《山海经》【古神话】
……
【道德】
(人世至正,至圣之路)
(人世一切“我道”与“大德”的概念,是正之字的概念。)
——来源《道德经》《荀子?劝学》《论语?学而》
……
【阴阳】
(万相本源)
(代表万物本来面目,直指至人)
——来源【古代哲学】《楚辞》《后汉书》《易》《诗》《礼记》等等。
……
【太元】
(根本之炁)
(最初的炁,是炁之概念,亦为太空)
——来源《云笈七籤》《黄庭内景经·至道》
……
【青羊】
(刻印心意)
(动与静的概念,由清静而衍生)
——来源《太平预览》《玄中记》《列仙传》《八十一化图》
……
【暴人】
(众生初怒)
(众生第一次懂得愤怒,是怒与“恶”的概念,代表道的疯狂阴极)
——来源《管子?正世》《韩非子?说林下》《抱朴子?行品》
……
【大戒】
(命义之力)
(命运与大义的概念,为无名之君思考,如果出现众生会如何而所得,是无数推演中的一种)
——来源《庄子?人间世》
……
【愚圣】
(大智若愚,反败为胜)
(智慧与愚钝,亦是天道酬勤,人定胜天之意,是“胜”的概念,来源同大戒)
——来源《列子》
……
【鸿蒙】
(肇判乾坤)
(天地爆炸的第一道力量,能够分开一切,是“不可逆”的概念;鸿蒙在古书中的释义并不完全相同)
——来源《庄子·在宥》《淮南子?道应训》《汉书?扬雄应传》
……
【道隐】
(大音大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名之君所发出的第一道音结与图画)
——来源《道德经》
……
【六炁】
(六方六炁)
(六合的概念,一合有六炁,故而有三十六炁,出于太元之后)
——来源《左传?昭公元年》《楚辞?远游》《管子?戒》《明经》《逍遥游》
……
【太初】
(一切起始,出于大道的空有,即元始,在一切之前)
——来源《列子》《庄子?天地》《开天经》
……
【太无】
(一切终结,化为大道的空无,即尽头,在一切之后)——来源《文子?精诚》
.......
【太极】
(一切运转,化为大道的动力,即知行,在一切之中)
——来源《庄子?大宗师》
……
【埏埴】
(兵道源头,炼器之事)
(兵之极致,铸泥为陶,引为器用)
——来源《道德经》《抱朴子》《盐铁论》
……
【谷神】
(众生之母,代表生的极致)
——来源《道德经》
……
【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