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身炼我道,我以我道孕我法,众生庇佑,推我入地仙之中,说不得一鼓作气列在天桥,但那终究不是我自己所修来,这样没有意思,并且必然留下隐患。”
李辟尘开口:“修行之路,或假于物或不假于物,何时当假,何时不假,我需要分的清楚。”
“不能一昧苦修,但也不能一昧靠着外力前行,似我这般,破入抱元,是承众生之情,但若入地仙,则不能如此草率。”
“我自守缺入抱元,众生助我将仙天圆满,但若要踏入地仙,三神合一,却不可靠着外力,这至关重要。
李辟尘说着说着便笑起来:“其实,说白了还是我自己不愿意,是的,我心有顾虑而已,这圣位好似枷锁,入抱元是锦上添花,但若是靠着众生伟力入地仙,一入圣人位,我若是坐上了,怕是屁股就难以抬起来了。”
清静经化去众生祈祷之愿,他们是想要造化一尊无上神圣,因为封圣之后,天地有感,那天道与人道之中各化一道灵光出现,但李辟尘不愿做这被“塑造”的无上神圣,这哪里有自己修行得来的大逍遥而自在?
我助诸位,诸位助我,我承诸位之情,但不能被诸位所摩弄,任何事情,任何道理,过犹不及。
有列圣皱眉,似乎并不满意李辟尘的抉择,而灯灵没有说话,此时皇陵之内,一片寂静。
沉默良久,灯灵道:“原来如此,你是在害怕,不是害怕前路,而是惧怕本该护佑的众生,到头来成为拖累,乃至于把你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是在惧怕列圣的法。”
李辟尘摇头:“错了,前辈错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护佑众生,我只是一个敲钟人,让他们清醒过来,不再蒙昧,说什么护佑众生,我哪里有那个本事呢,是你们曲解了我的意思。”
“人人如龙,并非龙引众生。再说,圣人之道……本就有些奇特,我不敢涉足过多,故此只修行我自己的仙道便好。”
“若靠着众生汇聚我的元神,那我是我?还是众生?”
李辟尘说出了问题根源所在,惧怕的是众生所塑造得那个虚幻之神把自己取而代之,毕竟虽然修成诸尘之身,但诸尘可没有明面上那么简单。
点到即止,何时能借助外力,何时不能借助外力,这要分得清楚明白。
李辟尘对灯灵道:
“前辈好意,晚辈心领,得天下认可,受诸圣承认,得此一言圣号,已是足矣。”
“该拿多少,便拿多少,不可贪婪,不可懈怠。”
李辟尘如此说着,而心中却是轻叹无言。
【东皇太一啊我究竟是】
心念尚有疑惑,然而就在此时,灯灵手中的火焰突然高涨起来。
山岳轰鸣,那四面八方无数火光显化,当中所有的石壁都亮起,皇陵之中还有七十二圣人,之前被天罡老祖一念杀了三十六圣,本共有一百零八圣。
此时有一副新的壁画出现,上面砂石飞舞,似自有灵,开始镌刻一副图画。
不过几息,一副人像出现,所雕之人,正是李辟尘。
皇陵之中,第七十三位圣人出现了。
四字落下,如在冥冥之中激起风雷,那万古的光阴都在颤抖,从过去至未来,冥冥中似有歌谣开始传唱,祭祀某位苍茫之中的上皇。
灯灵身躯外烈火熊熊而燃,他的手中托着那盏长明灯,此时沉默了。
说泰之一字,乃是因为平定天下而得,古往今来,百年之内的众生在唱诵,而自百年影响千古,千古再传入万世,一滴雨水落在大地会被融入进去,然而若十万百万的雨滴落下,便能把大地化作江海。
而灯灵从不曾听闻过“泰”后为“一”的称呼,但在刹那,他便明白,这既是天与人二道定下的尊讳,又是为了避开天上的那些至强者。
泰之一字通太而用,一之一字亦可通乙。
泰一者,太一也,但不成天尊,谁敢妄称太一名讳?
最古老的仙人太一,最古老的神灵浑沦,这二者的尊号,不达到天上无敌的境界不可以自称之,否则必然有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
故此不能直言,只能用其他之字代替,若是心中想想倒也罢了,可这若是写出来,立下牌位碑文,被后人传颂,这是万万不行的。
岁月有岁月的决断,光阴有光阴的位置,就如同华山冥海内的老道人所言,任何人,在自己的岁月中,在不同的时代,要扮演好属于自己的位置。
岁月不可乱,曾经那位古老的仙人逆乱光阴,妄图人为操纵五仙,结果被一位太上所挡,大战中砸断了长河内的岁月碑文,最后引出其他的古老仙人将他镇压。
“泰一太一何等之高的圣讳”
灯灵感到难以言说,他注视着李辟尘身前的那滴鲜血,那是人皇所流的最后一滴血。
这滴血没有落在人间,而是跨越了岁月,穿过了一万八千年,被人仙极致的力量打入未来!
“陛下”
灯灵轻声而叹。
七十二位圣人见证,当世一位仙人封圣,得天人二道加持,得窥圣人名讳,如此百千年轮转,不得被万世所磨灭。
冥冥之中的加持临身,李辟尘身躯陡然一晃,真灵中涌入无尽的光景,那岁月的残片被映照入眼帘之中,随后又化作光雨挥洒而散去。
真灵盘坐道台,此时在得封圣人之后,那四面八方之处,突然涌起山海。
心桃木下,三我四方,那镜湖突然震动,自原本一汪池水化作千里方圆,那三位石人抬头,又见风火雷光显化,看湖泊中央,突然自天而降一道雷华,待那雷霆灭去,苍茫云霄倒卷而至,看当中有一面石碑冉冉自湖中升起,上刻东皇泰一四字。
圣人之名讳与仙人之本心相连,映照阴阳,至此人间有人唱诵圣名,圣人便会心中有感,此为上体天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下看人心,观人之道,执人之行。
“当世最年轻的圣人,你不过才一百四十岁,如今人道七十二圣人皆在此地,见证你一路东行。”
“大日初生,起于汤谷,落在虞渊。”
李辟尘感悟心中净土,自那石碑立起之处,花开遍地,白玉琉璃自生,天上有光雨挥洒,三我石圣盘座大桃树下,当中一位眉心中亮起光华。
三我已成至人、神人、圣人的载体,如今圣人归位,剩下二位虽然虚幻,但也升起了一道玄妙的气息。
在帝乡之内,无名与天根传授的法,不仅仅是坐忘极境与攻伐之道,还为李辟尘指点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