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辟尘。”
声音朗朗,带着笑意。
于是,光影倒转,九天玄女的身前,李辟尘化出身影,对她打个稽首。
眉心中光华轮转,九天玄女微微眯眸,手中出现了那一副画卷,上面刻印着万千众生,山海绵绵。
白世不再是白世了。
她看了一眼那画卷,笑了笑。
那手中化出笔来,又在画卷上多描了几笔。
于是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玄女,一个是李辟尘。
玄女提着竹伞,山河内细水绵绵而去,见烟雨朦胧。
“原本白茫茫的世界被你弄的一塌糊涂。”
“不过,还挺好看的。”
李辟尘笑:“那不若前辈与我一并去画中一看?”
玄女言:“何看?”
二人言罢,忽化遁光入画卷,李辟尘化作一白衣少年,玄女为一黑衣少女,她提竹伞,行在烟雨之中,李辟尘却不答持任何遮蔽之物,轻身踏于细水之畔。
泥土柔软,碧草芬芳,青山俊朗,大瀑飞淌。
田边有农人耕作,披以斗笠,覆以蓑衣。
水边有渔夫收网,负以钓竿,身挂竹绫。
玄女看向李辟尘:“这是我的画卷,你把众生点上名讳,虽然有了绚烂光彩,但这是把他们从无忧之内化成苦难之身,你知道,这画卷之中本是无何有乡的一点云气所成,本是虚幻之境界啊。”
李辟尘答:“白茫茫千万里,孤影白影并肩而行,可不知自己是谁,懵懵懂懂,何来无忧之说?”
“所谓无忧,应当是有思之人才能说出的字,不曾有忧,何来无忧?”
玄女不答,走过泥土,叫住一个老农,道:
“你认为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呢?”
那老农乃是画中人,不认画中主,只是笑答:“我耕地时,辛苦而作是苦,我收获时,欣喜而作是为乐,同样都是劳作,先有苦才有乐。”
他话落下,玄女一愣。
有忧才有无忧,有苦才能说乐无苦。
无中如何生有?
只有有中生无。
二人行有六千里,看尽绿水青山。
于是,玄女颔首而散,那一副画卷飘落,被李辟尘以双手托住。
空灵的声音响彻,依旧高渺。
天本无情,故此无欲,可存世千古,见沧海桑田亦会有感。
九天玄女与黄河神女一般,都是一位“天”。
“自看山河千年,也观海枯石烂。”
“烟尘四隐,红尘寂寥,今观后世之圣画下一图,细细看之,倒是心喜。”
“成天千万之年,足履青天之外,早忘却尘世光景。”
“如今再回首,蓦然顿悟。”
“元来尘世如此。”
二卦尽灭,李辟尘看向第三位。
乾卦。
乾为天,此时对应的那位尘埃人没有犹豫,一步踏了出来。
身上尘土皆灭,化清风扬去,他的身影也显化,从虚幻变作真实。
然而衣衫绫罗飞舞,这位仙人露出真正面目,却是一位女仙。
她不开口,但是已有声音在李辟尘心中响彻。
空旷而又高渺,宛如自亘古而来,音中带气,高傲绝伦,而她的真正身份让李辟尘无比惊诧。
九天玄女。
“我曾三赐玄法渡,九天钟鼓杀伐戮;”
“初至帝乡天将暮,又遇黄尘雪海铺;”
“天山之外大风语,乾坤之上观圣图;”
“丹丘神木千凤舞,莲华峰外到天都。”
声音浩荡空灵,九天玄女落世,身后带着无边圣景,青天浩荡,苍天茫茫,玄天混沌如尘,当中又有光明无量。
气势澎湃,道法光明!
天仙中,道虚,至阳,观世,道圣,真君!
她正是一位真君,半步已见大圣之门!
一位真君当面,这是李辟尘第一次遇到真君,虽然是逝去的太上,更是上上上代的混元,但李辟尘真的没有想到,神话中的九天玄女居然也是一位“混元”!
但是细细一想,在古文献之中似乎已有隐隐记录。
《紫府玄祖法忏》:上极无上,乃为最上之尊,玄之又玄,斯号开玄之祖,自昔乾坤未辟之前,犹是混沌元苞之致,无气无象,无色无名,当是时也,盖有玄祖玄祖至尊,结梵气于太初之年,舒至精于太始之分,无而有,有而无。
而在玄女相中,同样也有持卦之像。
“如此强者玄女也逝去了吗?”
因为太过古老,故此留下传说,玄女已经逝去,徒留尘埃于此?
李辟尘见她,而她的声音皆是在李辟尘心中回响,自身并不曾开口说过半个字。
“我之真名,乃唤谢烟尘,玄女之说,不过尊号罢了。”
“世上非我一位玄女,九天尊号更并非固定。”
她的声音空灵,双目漆黑如璀璨夜空,当中星辰闪耀,李辟尘对她行大礼,言:
“了风尘前辈逝去,斩红尘前辈亦已逝去,谢烟尘前辈,又要考校我什么呢?”
“还是红尘青尘之辩吗?亦或是出世道与入世道?”
李辟尘看向她,后者摇头:“我已逝去,又怎么会和他们一样考校你这些红尘青尘呢?”
“你入世也罢,出世也好,都与我没有半点干系,若是你死了,大不了让混元再找一个人而已,我已是逝去之人,又何必多管闲事?”
玄女为真君,举手投足之间已有半丝大圣风采。
“一道念头罢了,一缕尘埃而已,当得起什么真君之称?”
她瞬间洞悉了李辟尘的念头,而这让李辟尘有些诧异。
自清静入身,还不曾有人能洞悉念头,玄女虽同为混元,但居然有这等能耐。
“本没想过会醒来,但却被人为唤醒”
玄女看向李辟尘,五指一转,便有一面白画落下。
画卷长有十丈,但当中却甚么也无,空空荡荡。
“我只给你出一道劫难,若是你敢接下,便入这画中,若是不敢,便站在那处不动,我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