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权利义务关系为不可解除的一体终身制。
只要在北盟势力范围内,哪怕养猪学徒回头从军了,晋升元帅了,照样税赋产生额的十分之一,归属当初教元帅养猪的乡下猪倌所有,直接由第三方的国税局拨给。
别说不想报效师傅,就是想少交,瞒报,都不行。
李轩无法让人尊重知识,无法强迫人传授知识,无法解释何谓知识产权,无法对专利及其衍生权利予以监管。
但他可以绑架,借助传统道德,用伦理绑架加财权介入,以传销加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免去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后顾之忧。
徒弟不用保证学会手艺,绝不忘师恩,师傅也不用操心徒弟怎么“不忘”,不忘多少,就是到北盟登个记,终生十分之一的回报,想忘都忘不掉了。
只有北盟能保障,因为包括朝廷在内,在财赋领域,人口统计调查,户籍管理方面,与北盟不是一个世界。
就一个简单的大汉本土为h,幽州为3,渔阳郡y,燕歌1,武汉区为4,窑坊为6,东营亭为7,三里为3,六街为6。
就这一个简单的h3y146736的数字,与其后的户籍,粮食关系与纳税凭证的并联,除北盟以外,皆无概念。
一个编号h3y146736dy25a47的师傅,编号中就含有户籍资料与身份信息,“d”就是“工”,“y”就是“陶瓷行业”,“a”就是所在场,对应收的徒弟直接加个“-”杠就行了。
第三个徒弟编码就是“-3”,与ip地址一样,再“解析”到徒弟的北盟编码就可以了,与户籍,粮食关系,税务信用凭证都是并联的。
北盟找奸细都不用防伪,燕歌的稽查就拿着怀疑对象的“编码”,根据编码4736看下武汉区东营三里有没有这个人。根据a所指的窑场,问下有没有这个工人,就可以了。
甚至直接问怀疑对象“住哪”就可以了,不知道编号什么意思,随口一编就露了。
那种哪个县有多少人,多少户,哪户是谁的户籍,与流水账一样,莫说理清算清,把特定的一份档案,找出来都难。
北盟流通的汉元,粮票等都是票据,要让民信任“票据”,对“契约”有信仰,那就一定会把“票据”“契约”神圣化。
北盟说徒弟的税务额度与师傅分红挂钩,那就一定能准确的钩上。
一个徒弟想与一个师傅脱钩容易,大不了脸不要了,“不孝”就可以了,损失道德,被人指点两下而已。
可一旦被国税局的钩挂上,由北盟来对这一权力义务背书,那徒弟就是鲨鱼,也脱不了钩了。
除非彻底脱离北盟魔爪的笼罩之地,否则一旦毁约,工作无工坊会聘,做奴仆都没人要。从政从军更是别想,子女就学没有学校收,住都没地方住。一旦敢上街乞讨,抓住就扔劳改营。
这就是北盟的背书,明目张胆的歧视,会让背信者活不下去。
师傅若是信了北盟的反动背书,愿意收徒把手艺传出去,非但不会教会徒弟饿死自己,反而教的徒弟越多,好处越多。
师傅就是上线,徒弟就是下线,传授知识就是传销,就能终生提成。传销就是个模式,就是个工具,既能用来骗人,也能用来保护知识产权,加速知识传播。
师徒权力义务关系的形成,将有助于减少国税局税务稽查的难度,谁若偷税漏税,自有最熟悉自家徒弟的师傅,清理门户。
“科举就是收买呀,对百姓最好的收买,难道不是为百姓提供一个不做百姓的机会么?”
李轩同样奇怪,“你要收买百姓?怎么收买?要收买九成以上的人,就等于收买所有人。而收买所有人,给每个人同样的十个钱,就等于谁都没有收买。”
“你有办法收买所有人么?”
李轩想了想,确定道,“便是天下田赋全免,徭役税全免,百姓该愤怒依然愤怒。无论是天下富足太平,还是天下饥荒大乱,对百姓而言,有区别么?不都在最下层?幸福是一种比较感觉,没穷哪有富,没高哪有矮?能收买百姓的或许只有宗教与信仰了,全富裕,全平等嘛,我不始终就在收买么,忽悠一直未停啊。”
“可你忽悠的不对。”
贾诩瞥了李轩一眼,“你说的永不加赋是圣明,永不减赋是压迫,我很认同。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个意思,意义却大不相同。”
“你啥意思?”李轩狐疑道。
“我意思你知之为知之,却没用之呀。”
贾诩得意道,“我看王朝在大肆宣扬北盟农民五公五民的生活有多么美,我呸,你收人一半的租子,天下还有比你更黑的地主么?”
李轩不服气,瞪眼道:“我还亏着呢,开荒不要钱呀,水利翻车不要钱呀,牛马农具不要钱啊,百姓免费得百亩田,还不美?”
“美不了,我一想起我辛苦耕种得来的粮,要缴你五成,我难受的睡都睡不着。”
贾诩坚决摇头,“别说五公五民,一公九民都不好,除非田赋全免,那我才美。”
“呸。”李轩斜脸就冲贾诩吐口水,“你见过天上掉馅饼?”
“见过啊。”
贾诩认真的点头,“若是北盟对农人说,申请盟中田种,田赋全免,但申请耕种几亩,就要义务为北盟耕几亩公田。我感觉,能看见田赋全免的农人,就能看见天上掉馅饼。”
“唔?”
李轩一愣,喃喃道,“田赋全免?申请授十亩私田,要多种十亩公田?一公九民,那就是种九亩全免田赋的私田,还要多种一亩公田。”
说着,咦了一声,“是啊,只要缴粮时公私田不分,只按平均数算,那除了说法,确实啥也没变呀,确实是田赋全免呀。”
“变了。”
贾诩笑眯眯道,“有了田赋全免,永不加赋,天下就要变了。”
……
燕歌,武汉东南区,辟南水交界。
傍南水而依的这片燕歌城内区域,大多仍是原始地貌,除了临南水的简易码头,堆场与制窑作坊外,新辟的工坊区多位于毗邻汉江的武汉北区。
这里主要是制砖与石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