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今处燕地,当立燕歌

三国圈 嬴政 1703 字 9个月前

次日,巳时三刻,拒马河西岸。

刘备,关羽,张飞已回,与同从葫芦谷而来的高洪,一起立于岸边,好奇的看着北方军辎队搭建浮桥。

程普更是驾舟在河中看过,试走了半段,才又重回岸上。

岸边就放着半裁成片的原木,满地的碎木屑,树皮,一捆捆的麻绳,散乱的各式工具。

辎队的半吊子工程兵,正与随军匠作,士卒一起,拎着斧锯,攥着麻绳,拼木绑绳成箱,外捆充气羊皮口袋,就地加工简易浮箱。

岸沿下水的湿滑地,竖着排满了一排捆着麻绳的原木,入水处打了水下桩,连接泊岸横舟。

半条由舟身绑着充气羊皮口袋的横舟,与一个个木箱组成略弯浮桥,正在朝东岸延伸。浮桥上搭横踏板,可容四人并行或二人牵马通过,辎车同样可过。

东岸的水桩已打,同样正在横舟绑浮箱,准备双向对接,加快浮桥搭建速度。

“马汉。”

同样站在拒马河西岸边,查看浮桥架设的李轩,手里拿着个册子,用一支双木凹槽夹的碳芯笔,边在册子上画边头也不抬的问,“有什么问题?”

“工具不行。”

浮桥搭设总指挥马汉,闻声走到一旁,把斜搭在原木条堆上的一条横锯拿了过来,举起示意道,“这破锯劈木还没斧好使呢,铁口太脆,锯深了一歪就折。锯条厚了又锯不动,这批锯都不行,还得再大改。”

“不光是工具的问题。”

李轩皱眉看了眼锯条断成两截的铁锯,就收回了目光,淡然道,“这个浮桥的搭建速度是不行的,若是咱被人打崩了要赶紧跑,顿兵河岸这么长时间,我的小命还要不要了?

咱也不是哪个河段都能有渡船充浮桥的,不是哪个河段都能就地取材的。工具只能影响就地取材,没树砍的草原,戈壁,旱地,丘陵河流,你怎么办?”

马汉闻声一低头,略有些不自信:“先行制作浮箱木条,随军携带,遇河就地组装。”

“对,办法很好。”

李轩先认同的点了点头,鼓励一声,才又问,“那你想过没有,你要准备搭建渡过多宽河道的浮桥木条?若目标地域行军,地域内最大河流宽度百丈,若渡百丈河,你的冗余要多少?辎重变重,后勤负担加重的问题,你怎么解决?”

马汉低头苦思,半晌未开口。

“你看下这个。”

李轩见马汉不语,用手点了两下册子上画的图形。

“这是…”

马汉勾头把脑袋斜了过来,拧着的眉毛一挑,“这是辎车?独轮车?长矛?”

“对。”

李轩点头,用炭笔在册子上几个图形中虚勾了勾,“你的先准备通用浮箱木条,随军携带浮桥的办法是好的。我的看法跟你是一样的,只不过把通用性再延伸了一下,从本就必须随军的东西中,找通用扩展性的可能。”

顿了顿,用炭笔点着辎车左右的一排“洞”,与一根长矛,“战车,辎车,独轮车等步军与辎队车辆,车身左右挖洞,洞口直径可容戈矛枪的握杆穿过即可。这样,我们随军的车辆,与士卒手中的长矛一组合,就是浮箱了。”

马汉心悦诚服,正要拍马屁,见李轩冷冷的看着他,不由咽了口吐沫,赶忙把恭维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