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此时船舶技术比不上后世,水运风险也极大。
冯梓既然要做“商”,自然对物流运输分外重视。他上次自现代所带回的图纸中,便有后世帆船的设计图。
后世帆船与如今的帆船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隔舱。据说隔舱乃是宋代发明,是否属实,冯梓也不能确证。不过此时帆船确实没有隔舱。
隔舱的存在,可以使得船在损坏后有更好生存能力。那也是宋代以后海商能远航贸易的基础。
若是南北运输,大运河虽连通南北,然而沿途水闸水坝众多,因此同是走同距离水路,走长江与走大运河,成本却是大有不同。南北运输若是走海路,然后入黄河路程或许更长,然而耗时可能更短,成本更低。
不过自宋之前,南北海路运输,均是近岸航行。中国近岸水文复杂,船舶航行风险极大。直到元代,才出现远海航行。不仅缩短了南北海运距离,风险也降低不少。如今黄土高原植被依然丰富,黄河水量依然充沛航道畅通。如此依托海运与河运,福州可北上可以直达川蜀、关中,南下可达岭南道腹地。更可远航南洋诸国。
当然,仅有船还不够。还有导航。不过这导航,冯梓也有。罗盘、星图等等。
有更坚固的帆船,又有导航,再总结天气。远航并非不可能。
不过这些,如今他也不便提出。他却是想着自己是否先造一艘船,先行开拓航道。
他想到此处,拱手向长乐说:“殿下,晒盐乃是苦差。如今浮户上岸,田地不多难以果腹,不若聘其晒盐,给以工钱。如此,也可吸引更多浮户归附。”
“此言大善!”柳恒一听,忙对长乐说。“殿下,冯主簿此计不扰民,又可令浮户安定。”
长乐委派冯梓负责盐司,一个是因冯梓知道如何晒盐,另外一个便是想通过冯梓在浮户的关系,让浮户晒盐。
冯梓此时提出此事,她自然不会不允。
长乐又询问冯梓需要在何处筑盐场。
既然是要让浮户制盐,那必然是要在浮户村附近。冯梓也看过浮户村附近环境。那里多是红土,土质粘性很好。晒盐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