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心态爆炸

内线为王 枯叶无涯 4455 字 10个月前

“这破事还一直说呢?”

“科比的事另外开辟一个战场喷,现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那个女球迷呗?”

王鹤的心态没有爆炸,全靠网上的杠精支撑了。

然而,第二天那些杠精也没法成为他的内心支柱了。

女球迷被找到了,并且在狮扑上发了证明帖子。毕竟人家是球迷,否则不可能会去参加这种活动,她逛狮扑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帖子,所以就直接写了一个证明帖,并且附上了自己的自拍照。

“女神好美。”

“别歪楼!把帖子顶上去,让那些杠精好好看看。”

“那个叫王鹤的呢?进来看看!”

再然后,《大申夜报》的报社也收到了读者来信,是喷王鹤的。说他捏造新闻,造谣。

王鹤炸了,心态炸了。他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脸色跟吃了米田共一样难看。

他这个月奖金扣光,作为一个30岁还没有结婚的老光棍,他这个月计划夜里去洗头、玩耍的钱没有了。

而让余一尘没想到的是,王鹤闹事,他在申明的这个过程,让他又吸了一波粉。

余一尘在申城的活动以后,斐乐球鞋专营店的销售量直接增长了40,本来按照预测数据会回落,哪知道在这个事之后,数据反而又上涨了4。

“感谢王鹤。”余一尘特意在活动开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说了一些数据,告诉王鹤帮他又吸了一波粉。

余一尘不知道王鹤能不能看到这段采访,如果能看到的话,王鹤心里难受的感觉可能不比再吃一波米田共要差。

余一尘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而更顺利的是他在羊城的活动。羊城的活动很成功,而效果甚至比申城还要出色。羊城斐乐专营店的日销售量增长超过了50。

余一尘到达京城的第一件事是感谢李晟昊,这件事如果没有李晟昊帮忙,他自己解决起来肯定没有这么顺利的。

“嗨!余哥,这有什么可感谢的,你要是把我当回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李晟昊笑着说道。

他们喝了一点啤酒,在便宜坊吃的烤鸭,感觉非常舒适。

余一尘原本计划是结束斐乐组织的华夏行就去美国,不过现在想想,他决定给父母买的新房落实下来以后再回去,而且他还有一些同学想见见,忙碌了很久,再多休息一周也不错。

从京城离开,余一尘又返回了申城,他直接去了申城一个新开盘的楼盘,这里位于内环的繁华路段,房价不算便宜,不过对于现在的余一尘来说也不贵。

140平的房子,300万人民币。

钱不多也不少,余一尘银行卡里没这么多钱,他需要贷款,这事他已经跟江海琼商量过了,直接拿他的代言合同去贷款,办起来也算方便。

余一尘买房爽快,售楼中心的销售也是极为爽快,在他的帮助下,余一尘也不算麻烦。至于买家具和搬家的事,余一尘参合不了,余国庆和徐海棠也不让他参合。

“你不用帮家里收拾,你干点活还总弄坏工具。”余国庆直接把余一尘轰走,“你出去玩去吧!”

余一尘本来也干不了什么,他干脆去找读书时的死党玩去了。

过了几天潇洒的日子,跟以前的同学在一起,他脑子里装的全是回忆。

回忆和夕阳总是有异常的温暖,就算是绞刑架洒上夕阳也会显得特别温暖。

余一尘在家休息了一周,他在八月初就回美国了,不过他没直接去迈阿密而是去了洛杉矶,毕竟现在球队放假,他去迈阿密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去伯德训练营继续训练。

王鹤是昨天被余一尘赶出去的那名记者,他很生气,纵观他的职业生涯,根本没遇到过这样的事。什么时候他要采访一个人不是被供着的,这次竟然一个问题没问就被赶出去了。

王鹤对余一尘满肚子怨气,而余一尘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心的出场时的火爆场面,让王鹤非常生气。他不认为余一尘配得上球迷这样的欢呼。

王鹤认为现场的观众有好多的水军,作为一个混迹文体行业的记者,他太了解那些明星请水军的细节了。

很多在镜头前哭的稀里哗啦的粉丝,其实多半都是水军。

王鹤恶意的揣测,斐乐公司为了打开华夏市场,并且捧红余一尘,用了水军。

余一尘在美国华人当中的人气很高,他打的ncaa、夏季联赛都是奠定他高人气的基础。

可是,华夏只转了夏季联赛决赛,主流媒体关于余一尘的报导也并不详细。至少,从王鹤在主流媒体上了解的信息来看,余一尘不可能拥有这么大的人气。

总而言之,王鹤不信余一尘人气这么高,一定是水军。其次,他认为余一尘最后搂女球迷的腰扣篮,有伤风化,是不值得被推广和学习的。

“他不尊重女性。”王鹤上来就把一顶帽子扣在余一尘头上,他认定余一尘是在人家女球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人搂起来了。女球迷落地以后直接捂脸跑开,就是证据之一。还有一个证据,是王鹤认为不可能有陌生女性会允许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男人抱起来的。

“他对待记者和邻居的态度实在恶劣,简单来说就是耍大牌,他还不是什么大牌,就已经有大牌的脾气了。所以体育行业运动员素质差,不是因为我们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导致大量运动员学历低,这位在美国名校留学的高材生,素质一样低。”

王鹤知道华夏体育体制内有人不喜欢余一尘,有人认为余一尘是击破体育部和教育部之间壁垒的人,自然也有人认为自己的利益被影响了。而有利益被影响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肉食者”,这些人的能量很大。

所以,王鹤最后的跪舔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利用道德来抨击余一尘,然后完成一波跪舔。

王鹤的连招打出来行云流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开始为王鹤发表在《大申夜报》上的文章迅速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如今《大申夜报》的读者都是岁数比较大的人,他们不关心篮球,关心篮球的也不可能去关心nba的一个华夏新秀,最多是听过一耳朵。

“现在的年轻人真膨胀。”

“以前他的这种行为可以抓起来游街。”

“那个姑娘没给他一耳光,算是很客气了。”

“放在以前,肯定是流氓罪,要抓起来判刑的。”

很多叔叔阿姨看过报纸,开始抨击余一尘。

在移动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没想象中那么快,但在某些人群中的传播却很快。

王鹤很得意,他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就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

全世界的媒体都能够接收读者的来信,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给媒体写信的人越来越少,王鹤一早收到两封,觉得很高兴,因为这肯定是读者跑到报社亲自送来的。

被表扬了,王鹤更开心,他准备把文章发到一些贴吧和论坛。

余一尘此时正在前往羊城的路上,斐乐这次制定的活动路线非常粗暴,直接去华夏最经济最发达的三个超级一线城市。第四个超大经济体的城市因为离羊城太近,所以这一次被忽略了。

余一尘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因为他爹很生气,因为《大申夜报》王鹤的那篇文章。

老余给余一尘打电话的口气不好,但处处告诫他不要招惹记者,那些无冕之王可以用笔和口水把人淹死。

余一尘想到初中课文中的某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总是碰壁,所以把鼻子碰塌了。”

“他女马的。”余一尘很少爆粗口,特别是在球场下的环境中。

他的助理吴连连忙问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