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纱幔背后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370 字 9个月前

不问、不管、不好奇、更不关心。

他谨守着一个附马该做的一切,甚而有余。

她说,他便听;

她下令,他便执行。

如同一块华美而空洞的木头。

无知无觉、无情无绪。

长公主双唇抿紧,几乎用尽全身之力,才不曾甩脱那只手。

她须得保持最完美的仪态,一行一止,绝不容有失。

在这女子面前,尤其不能!

扶着郭准的手,长公主步履徐缓,行至位于正中的扶手椅,端然入座,微抬着下颌环视四周,随后便挑了挑眉。

“哦,原来还有人在。”她道。冷淡地、倨傲地,同时,亦是轻慢地,将眼角向着角落一睇,复又迅速移开,好似见到了什么不洁的事物,连多看一眼都嫌脏。

“夫君,这一位是?”她问,眉心轻蹙,举袖掩口,虽目色鄙夷,姿仪却绝佳。

“东宫郭孺子。”郭准简短地道。

毫无起伏的声音,若是不相熟之人,是听不出那声音里的轻颤的。那轻颤细小连绵,如投石击中的湖面,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散荡于幽微烛火之间。

“孺子?”长公主露出恍然的表情,仍旧不去看郭婉,仿若她根本不存在,目视前方仅余的那一层纱幔,语声淡然:“小小孺子,见了本宫何以不跪?何以不来见礼?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

“噗哧”,郭婉笑了起来。

“啊哟,对不住,对不住,我就是忍不住想笑。”懒洋洋地屈起一臂,她支颐望住长公主,杏眸微张,竟含了几分天真:“怎么办呢,长公主。如今我很乏,心里又烦恼得紧,既不想跪,也不想见礼。不行么?”

长公主当下沉了脸,正欲再言,不想错眼间,郭准竟忽地踏前半步,有意无意地,便将郭婉掩在了身后。

“殿下怎么也会到这里来?阿娇呢?”他连续地道,语声温和如初:

“说起来,我是在回府半途被孙大监请来的,后便被送来此处。我来的时候,郭孺子已经在了,我们没聊几句话,便听见外头有声音,不想却是殿下。不知宫里到底出了何事?殿下可有眉目?太后娘娘那里有没有消息?”

言至此,他的身体再度微微一转,完全挡住了长公主的视线。

雕花门后,又是一重宫室,比正殿略小,仍旧空旷得叫人心慌,破了孔的屋顶漏下一线天光,勉强能够视物。

长公主微抬首。

几粒疏星,正嵌在房顶破洞之间,似一只只冷眼,俯瞰尘世。

她复又向前望,却见棱格儿宫门的上方,透出一片晕黄的灯华。

她立时舒了口气。

初见星光时,她还以为方才看错,误将星光认作烛火,如今再瞧,她果然没眼花。

一定是阿娇!

长公主这样告诉自己。

她拒绝去想别的可能,仿似只要一心这样认为,就真能见到她想见的人。

穿过宫室,又是一重门户;而后,又是一重。

终于,那烛火晃动的光焰,已然近在眼前,与她只隔了几层灰白的、满是蛀洞的绡纱,夜风拂来,纱罗轻轻晃动,烛火似亦随之明灭。

“何人在外?”忽地,纱幔上映出一道身影。

即便烛影晃动、纱帷漫卷,即便在这静夜之中,这声音来得突兀而奇异,然而,那道修长的身影,一如那温和的声线,干净、清澈,好似十七八的青葱少年。

长公主呆呆望着那纱幔,一股火灼般的热,自心底漫向四肢。

是郭准!

是她的夫君在说话!

这声音,还有这身形,早便刻进她的骨髓,就算他死了、化作飞灰,她也认得出。

长公主心尖颤了颤,眼眶一热,竟有几分想哭。

原来,等在这里的人,不是女儿,而是夫君。

她忽然像浸进了暖水中,失去所有的力气,只想闭上眼,靠进那个熟悉的、温暖的怀抱,好生睡一会儿。

她真的好倦,倦得手足酸软,提不起力气。

这个黄昏发生了太多事,让人身心俱疲。

此刻的她,像一个走了很远的路的旅人,而今,家门在望,再往前踏出几步,迎接她的,便是温暖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