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不知有君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321 字 9个月前

长公主淡然回望着她,动作极缓地点了一下头。

而当再开口时,她又如天下间所有慈母般,细细替女儿打算:“母后舍不得阿娇,儿臣其实更舍不得呢。儿臣想着,待他们成亲,便给陛下递折子,乞陛下垂怜,让阿娇一家留在京城,与我们长相为伴。母后说,这不是皆大欢喜么?”

萧太后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面上浮起一丝淡笑。

“宁夏那地方,总不能这么空着罢?”她闲闲端详手指,金甲套儿华光耀目,晃得她眯起眼。

秋风拂来,掩去她本就极轻的语声,唯烟罗紫的纱幔,迎风轻舞。

长公主不语,眼中幽光微灼,俯首一礼:“请母后成全。”

萧太后垂目望她,唇边悬一抹笑。

威远侯裴恕婚后若长住京城,则裴家军便也只能并入京营,而宁夏与西夷接壤,乃大楚国门之一,必须有重兵把守。

到那时,元嘉帝总要派出新军,驻守宁夏。

说来也真是巧,兴济伯亦是武勋,兴济伯世子郭冲年少有为,而郭家在军中,也还有几分势力。

萧太后探手端茶,漫不经心地将盏盖儿来回拨弄。

相较于裴家,郭家与皇族显然更近,毕竟附马爷郭准与郭冲乃异母兄弟,算是半个皇亲。

她对着茶盏露出笑来。

这委实是一步好棋,如果她是元嘉帝,定会应下。

所谓杯酒释兵权,一道指婚,轻轻松松便拿下宁夏,身为天子,又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萧太后皱眉,似有不满:“我可不觉着有多好,虽说是个侯爷,可这裴恕少时行走江湖,落了一身的毛病,粗鲁不文,不说,脾气也忒大,皮子又黑,眼睛也小,虽说男儿不以相貌论吧,到底他也称不上俊秀,站那儿跟个铁塔似的,我们阿娇一朵娇花儿,他哪里配得上?”

长公主笑了起来,将袖子掩口打趣:“母后这是看自家孩子怎么着都好,看别家孩子,怎么着都不成。”

萧太后便瞪她,过后撑不住,也笑了:“你这孩子,这般埋汰你娘,倒说得我成了那护犊子的老太太了。”

长公主忙摇头笑道:“母后哪里老了?分明美貌如二八少女,女儿多有不及呢。”

这话哄得萧太后欢喜,越发笑不可抑,殿里一时倒也欢娱。

再过数息,长公主渐渐便敛了笑,转首望向殿外,语声忽忽幽然:“有时候想想,那俊俏文雅的白面书生,也不见得就好,粗人实则也有粗人的好处,至少没那么多的心思,过日子不累。”

满殿凉风,衬她一语苍凉,越发瑟然。

萧太后心头一紧,旋即拢起眉,面色微沉:“怎么着,附马爷最近又买剑了?”

长公主一惊,忙回首摇头,强作欢颜:“没有的事儿,母后想到哪里去了?”

萧太后淡然垂眸,食指上镶各色宝石的金甲套儿,闲闲勾起一角衣袖:“想不到附马爷人到中年,还是这般的少年心性,这都多少年了?那胸中块垒是垒成个高山,经年风雨也该浇下去几层了吧?”

她勾唇笑了笑,甲尖儿一划,那衣袖便扯脱了丝,长长一尾金线,在幽寂光影里闪了一刹儿:“十一月里,宫里恰要办冬至宴,陛下还说要弄个什么冬狩,把园子里的活物赶出来活活筋骨。哀家正愁该赏附马什么呢,这下可好,总算投其所好,干脆便赏他几把好剑,由得他使去。”

“母后,使不得,儿臣求您了。”长公主忙相拦,微微抬头,涂满名贵脂粉的脸上,眼圈儿微红,满目哀恳:“儿臣也就随便一说,您老人家听过就罢,千万莫放在心里。”

萧太后望了她一会,蓦地叹了口气:“你这孩子……”

她摇摇头,用力捏住眉心,不往下说,静默数息,又是一声长叹。

这成亲过日子,过来过去,过的皆是自个儿的心。所谓冷暖自知,儿女有了自己的小家,日子过将起来,是好是坏,就是亲娘老子也只能干看着,帮不上多大忙。

殿中瞬时寂然,母女二人的神情,皆有些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