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皆是君恩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346 字 9个月前

昨日琴苑中,彩绢当众点出的宫人有二:一是携芳,另一个则是个小宫女,不知其名。

陈滢此番回转,便是去长公主府寻这个小宫女,顺便再观察下地形。

彩绢之死,她总觉有未尽之处,因此才要反复勘察。

说起来,长公主府左近亦皆权贵,计有勇国公府、昭国公府、永昌侯府这三家,几府交汇处,亦有一条杂巷,住着各府下人。

陈滢使了个机灵的小厮,给他几枚银角子,命其去打听消息,而她自己则先回到了长公主府,敲开了角门。

但很不幸,她的要求被拒绝了,即便她拿出御赐金牌,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公主府刘长史带几名侍卫堵在门前,很客气地告诉她:“几个主子皆病着,不好见客,请神探择日再来。”

陈滢费了老半天唇舌,与他陈清利弊,对方却一味不肯。

她又不好硬闯,最后,也只得铩羽而归。

而这一“择日”,便再无下文。

拿不到完整的口供,陈滢的探案记录亦残缺,她请裴恕将之转交元嘉帝,委婉给出了暗示。

然而,却未得到半点回应。

两天后,香山县主投毒案、彩绢自杀案,同时宣告结案,卷宗送交刑部封存。

至此,陈滢完全被排除在案件之外,甚至就连裴恕,也只能翻阅卷宗,而不能再行查案之实。

陈滢觉得深深的无力。

被最高权力者严重干扰的案件,只能陷入僵局,无论哪个时代都一样。

而更重要的是,郭媛中毒案,代表着大楚皇族权威被冒犯,这是绝不被允许的,也正因如此,一切的报复手段,很可能都会被默许。

这种默许,可能便是元嘉帝对长公主府的安慰之一。

紧接着,一道赐婚圣旨下发,永成侯府嫡长女陈漌,被指给了忠勇伯府嫡三子卢仁,同时到达的还有一纸调令,卢仁从把总之职,破格擢拔至盐运司下辖淮安巡检司巡检,正九品。

圣旨赐婚,乃是极大荣耀,然而,这荣耀之下,却是冰冷残酷的现实。

永成侯府丫鬟毒害香山县主,虽凶手自裁认罪,然,皇族尊严不容侵犯,总需有人承担后果。

陈漌是彩绢之主,所以,这个后果,便着落在她的身上。

接到旨意的当天,许氏便一头病倒,卧床不起。

陈漌反倒安之若素,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侯府中馈则有许老夫人亲自掌管,永成侯陈勋次日上表谢恩,府中一切如常。

再五日,吏部调令又至,陈勋升任京卫指挥佥事,秩正四品,授明威将军。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得此调令,许氏始信。

拿到调令当天,许老夫人亲至长媳病榻,关起门来,与她说了小半日的话,待她离开,许氏便唤来陈漌,抱着女儿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三日后,许氏病愈,重掌府中馈爨,此后益发谦谨恭顺、敬老爱幼,将永成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阖家爱戴,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永成侯府这厢回悲作喜、忧乐交集,而长乐宫中,却是一片沉闷和压抑。

长公主带着郭媛,双双跽坐于萧太后宝座旁,母女二人,尽皆垂泪。

“母后,儿臣真的不懂,陛下这是在搞什么?”长公主哽咽不能成声,红肿眼中滴泪不止,厚厚的脂粉被水渍推开,留下几道蜡黄的沟壑。

萧太后搂过郭媛,眼圈儿也红了。

“皇祖母,阿娇真的好难过,阿娇往后是不是再也不能见人了?”郭媛偎在她怀里小声啜泣,语声凄凄,瓷白的小脸儿,尚余几许久病的青灰。

萧太后心中刀割也似,抚着她的背,泪水直滴:“乖孩子,祖母的宝贝,可怜的孩子,这番你真是受苦了,都怪祖母没护牢了你。”

这话一出,长公主越发哭成了泪人儿,长乐宫中不见长乐,唯哭声悄溢,宫人尽皆远避,不敢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