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春风拂槛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293 字 9个月前

如此一来,陈滢在京城怕要呆到十月,她倒也不急,转头就着手准备新事物——开医馆。

她要在盛京城建一所女子专科医院,专门接诊妇科病、妇女妊娠、妇幼保健等,整所医院从医生护士到扫地大妈,皆为女性,算是一间充分照顾女子隐私的医院。

之所以有此想法,却是因为紫绮。

紫绮的创伤后遗症,不只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也有症状。

她停经了。

过度惊吓与刺激,导致她内分泌失调,月事迟迟未至,到现在都在调理,而京中擅妇科的大夫却极少,倒是稳婆之类颇多。

妇科算是杂症,除太医院有专门的医生外,在别的医馆,很难找到妇科专科大夫,更无相关类型医书。

在陈滢的第一世,专著妇科的医书,也是到清朝才出现的。

这是大楚朝一块空白。

陈滢觉得,若有专门的女医与女护士,登门问诊也好、出外就医也好,让紫绮这样的病症,得到更为系统专门的治疗,则她的心理会相应放松,治疗效果也会更显著。

趁这几个月无事,陈滢便认真操办起来。

开设医馆并不难,只需到相关部门报备,再找到相应成员便可。

陈劭与李氏皆知此事,陈劭半句多话没有,直接给了陈滢五百两银票,李氏亦给了八百两,殷殷地道:“我儿想怎样便怎样,娘都应你。”

陈滢既感动,又有种难言情绪。

李氏自不必说,到底母女连心,而陈劭那里,陈滢除谢他一声,再说不出别的。

有些事情,只能交予时间,人力终是有限。

这一日,她去外头办事,奔波至午后方回,才一踏进垂花门,便见那芭蕉树的绿影里,知实正驻足张望。

“姑娘,您可算回来了。”一见陈滢,她立时碎步上前,压着声音悄语:“姑娘,明心来了。”

“我确实是忘记了,不曾骗阿蛮。”润泽的声音,像音符滑出琴弦。

陈滢笑了一下,又叹口气:“您的回答,似乎总在我预料之内啊,父亲。”

最后两字,若清丝冰弦抛去半空,长得竟有些失真。

她起身福了福:“既然如此,那女儿便告辞了。”语毕,掀帘而出,步履踏出轻微的声响,须臾远去。

陈劭怔立于窗前,扣住窗弦的手,悄然滑落。

夜深沉、冰蟾坠,乌云漫卷,一帘细雨剪秋窗,碧梧渐苍,满地残叶。

处暑才过,盛京城便飘起漫天秋雨,一丝一缕皆是愁。

然而,陈家却不与这愁相干。

至少表面如是。

陈劭的新任命下来了。

就在他回府后的第三日,一纸公文便到陈府,命其前往通政司就职。去后才知,他已升任通政司左通政,加授中议大夫,正四品,比之原来的工部郎中,跃级高升。

随调令同来的,还有一道赏赐。

元嘉帝念“清河善人”义举善心,于国于民皆有大功,遂赐一所宅邸,四进三路,位于城东偏北的雁鸣巷中。

依大楚祖制,四进的院子,唯三品以上官员可居。

比之跃级升职,这个超出品级的赏赐,才更耐人寻味。

陈劭自不敢受,上表推辞,元嘉帝却很坚持,特召他进宫,也不知说些什么。

出宫后,陈劭便把这宅子接了。

至此,圣眷隆或不隆、帝心简或未简,京城诸门户,皆各有思量。

而陈家,则又是一通忙乱。

御赐府邸,自不能空置,一家子都得搬进去,以谢主之恩。只是,他们才搬家没多久,又要再换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