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所言必真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346 字 9个月前

陈滢踱回座前,两手负在背后:“后刺驾案事败,乔小弟也立时失踪,据悉,其最后的动向是在山东。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乔小弟其实是半自愿、半被迫地,被人裹挟去了山东。”

她转眸去看裴恕,似要得到他的认同:“小侯爷应该记得,乔小弟游手好闲,据传还欠下不少赌债。当此情形下,他被人利用的可能性很大,更兼乔修容身死,乔小弟回头无路,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

话说得多了,有些口干,陈滢行至高几前,试了试茶盏。

茶水正是不热不凉,她端起来连饮了好几口。

裴恕扫眼四顾,探手将那汝窑天青茶壶提了,待她饮毕,起身替她续水:“你慢慢说,我听着。”

磁沉清厚的声线,似角声寒彻、谯鼓惊夜,倒与秋风同韵。

陈滢抬头望他,清眸中映出一副眉眼。

修眉黑眸、鼻骨孤峭,下颌线条犹厉。

对望了一刹儿,他漆黑的眼便在她的眸子里弯了弯,顺手接过她掌中茶盏:“烫得很,我替你拿着。”

沉声若酒,醉人似地撩着风。

陈滢手一空。

低头看去,却见一只大手正在眼前,长指微屈,握半盏浅碧,荫浓的绿似将透过指隙,修骨分明,有若竹节。

“有劳你。”低柔的一声谢,不像是从她口中说出来的,倒是像随风飘来的。

两个人都有些怔忡。

一息之后,陈滢退后两步,重新归座。

再抬头时,她的眉眼里,便有一点细细的温柔:“小侯爷请坐。”

裴恕咧嘴一笑,将茶盏搁在她面前,坐下给自己斟茶。

这凉的天儿,好端端听她说话,倒口干舌燥起来。

他喝了两口茶,复又斟满空盏,连饮数杯。

滚汤的汁水浇下,心头闹烘烘地,风也吹不凉。

他恨不能拿扇子来扇,只手头无扇,又怕失仪,挺着腰背,额头却见了汗。

语毕,裴恕最后又点了一下头,确认记忆无误。

此案至今悬而未决,太子殿下前几日才问过,还曾翻看过卷宗,因此他记得很清楚。

陈滢搁下茶盏,拿手指摩挲着盏盖儿:“我想告诉小侯爷的是,周九娘,就是方秀娥。”

裴恕愣了。

旋即,面色陡变。

周九娘就是方秀娥?

这从何说起?

一个是死于山东的流民,一个是国公府“寻亲”的村妇,这两者……等一等……

裴恕猛抬头,不大的眼睛里,光烈灼人。

这还真可能!

周九娘至今身份未明,他们派去其路引原籍所在地,查无此人。

难不成这竟是……死遁?

可是,此念一生,裴恕又有点糊涂。

若周九娘就是方秀娥,那死在流民营的的那个,又是谁?

“方秀娥还活着?”他忍不住问。

问完他就悔了。

这实在是个笨问题。

既然方秀娥假扮了周九娘,那死在流民营的那一个,未必就不是她人假扮。

再者说,陈滢什么时候推测错误过?

凡她所言,必为真相。

他怎能质疑?

“我不是怀疑你,我就是觉得蹊跷。”裴恕飞快补救,又去观察她面色。

陈滢倒是神情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