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是去是留

出闺阁记 姚霁珊 2260 字 9个月前

裴恕接过布巾展开细看,却见里头装着的是一堆很细小的竹丝,正是陈滢此前拾来的那些。

裴恕有些不明所以,盯着那竹丝瞧了半晌,方斜着嘴角一笑:“郎廷玉说你捡了好些竹丝,宝贝似地全都收了起来,莫非就是这些?”

“是的。这是很重要的证物。”陈滢的回答十分肯定。

裴恕的面上便又有了那种难解的神色。

慢慢地将布巾重新包好,揣入袖中,他方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手挥了挥:“罢,罢,这种动脑子的事儿,我还是不费那个劲了,只听你说便是。”

此时,他们早便转过了第二道拐角,正站在那条颇为热闹的街道上。

陈滢停下脚步,回身看去,便见郎廷玉带着几名穿甲衣的兵卒跟在后头,每个人的神情都很肃杀。

她心下稍安,复又转首望向前方。

天空奇怪而高,厚厚的云层铺叠开来,将天光掩得极为暗淡。

这是冬日将雪时的天气,沉郁且寒冷。可是,那掠过身畔的风却又预示着,此时仍是深秋,并不会下雪,而眼前的繁华世界,也终究仍旧要继续泥泞下去。

这一刻,陈滢莫名生出些许慨然,觉得,这个始终掣肘于她的大楚朝,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查明嫌犯之后的行动自由方面,要比在法制与秩序约束下的现代社会,更加方便一些。

她记得很清楚,在侦探先生的时空中,也经常面临这种直接证据不足、而间接证据尽皆直向嫌疑人的情况,每逢这种时刻,侦探先生必须绞尽脑汁才能想出对策。

而在大楚朝就简单粗暴多了。

“明心?”乍闻这个名字,裴恕的面上浮起了一丝怔忡。

蹙眉思忖了片刻,他的脑海中便现出一张模糊的女子的脸来,其形貌已不可辨,唯有那一身与仆役身份极不相符的优雅气质,给他留下了些许印象。

“你说的这个明心,是不是黄氏身边的大丫鬟?”他问道。

“正是她。”陈滢颔首语道,语声平静,并不因接下来将要出口的惊人之语而有丝毫变化:“明心貌美聪慧,在何家的地位有些特殊,黄氏对她十分忌讳,因此,这回去济南的人里便没有明心。据何家上下口供,黄氏前些时候便提出要在蓬莱买幢宅子自居,需要留人看家,明心便是那个看家的人。可是,昨晚何大人却突然提出,要把明心带去济南,看家的人必须另选,黄氏十分不肯,于是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最后,黄氏妥协了。”

事实上,陈滢方才在小跨院中询问详情时,何君成并黄氏皆语焉不详,倒是那几个仆妇说了不少,尤其是那位牛妈妈,昨晚正逢她值宿,何君成夫妻争吵时虽然把她遣了出去,但她应该还是听到了不少。在讲述时,这位妈妈简直堪称眉飞色舞,连街坊邻里暗底里传的私话也都告诉了陈滢,为陈滢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佐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热爱八卦的群众,完全就是火眼金睛。

心中转着这些念头,陈滢仍在继续着她的分析:“凶手旁听了这整段对话,并受到何大人之语的启发,知道了官员丁忧的规定。于是临时起意,动手杀死了何老太爷,以使何家无法前往济南府。而他杀人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留住那个叫明心的丫鬟。”

言至此,她语声略停,轻轻一叹:“仅此而已。”

裴恕不确定自己此刻是不是张大了嘴。

反正他的眼睛一定是瞪圆了。

他侧首看向陈滢,眼神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惊讶。

凶手居然只是为了留下个丫鬟,就杀了人家府里的老太爷?

这人是不是疯了?

“此人与常人有异。”陈滢的语声再度响起,仍旧是一语点中裴恕所思:“按照我的理解,凶手的思维……思绪……与普通人不一样,他看待事物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办法,亦与普通人大相径庭。”

一面说话,陈滢一面放下幂篱上的青纱,一任那纱幕在风里飘拂:“虽然在我看来,这只是精神上患有疾病的一种体现,但小侯爷也可以简单地以一语概括:凶手就是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