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呢?曹公已经将话说的很明朗了,文若还有什么疑问?”荀府中,荀彧浑浑噩噩的回到家中,跟郭嘉商议此事,想寻求郭嘉的看法,却被郭嘉一句话给顶回来。
“奉孝此言何意?”荀彧疑惑的看着郭嘉道。
“文若非是不懂,只是不愿懂而已。”郭嘉冷笑道:“既然文若问了,那嘉就帮曹公将这话挑明,曹公想效仿关中重整吏治,鼓励工、商,促进农桑,甚至分田,而这其中,必然触及世家利益,而曹公如今又不想边让之事再度发生,所以,如何抉择,曹公将这个权利交给士人来选择。”
“分田?定要如此?”荀彧看着郭嘉,叹息道。
“这是根本,文若当知道太尉是如何有今日之势,分田乃是根本,若无这一点,鼓励工商也不过是一句笑谈尔。”郭嘉摇头道。
关中工商能够兴起,正是因为叶昭将田地逐步成为官田,不得私人售卖,令百姓能不为粮草而担忧,正是因为百姓不愁吃喝了,才会有如今工商大兴,如果没有这一点为根本,那所为的革新,也不过是士人阶层换了一种游戏规则而已,根本无法将百姓的创造力给激发起来。
“文若,我已被你软禁在此一年,你莫不是要将我一直关在此处?”看着荀彧陷入了沉思,郭嘉有些不满的看向荀彧。
“那奉孝可愿出仕主公?”荀彧看着郭嘉道。
“文若当知我性格,既然文若如此做了,想来文若也知我心不在此,何必强求?”郭嘉叹了口气道。
“那奉孝还是留在荀府,你我点评天下,也不错。”荀彧笑着转身准备离开。
“好吧,就依文若之言。”
“奉孝此刻恐怕只想着一脱困就寻隙离开吧?”荀彧叹了口气,默默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郭嘉:“……”
“长文,这次要劳烦你再去一趟长安,向修明贺喜。”濮阳,曹操的临时府邸,看着手中的榜文,曹操长叹一声,对着身旁的陈群道。
其实钟繇比陈群更合适,不过曹操不敢肯定叶昭见了钟繇会不会直接给砍了,毕竟之前引匈奴来攻,以叶昭对胡人的态度来说,钟繇无疑是犯了叶昭的忌讳,对于叶昭,曹操自问还是了解的,有时候精明似鬼,但认起死理的时候,能把人给气死。
“喏!”陈群躬身答应一声,随即有些疑惑的看向曹操:“主公,叶侯如今身在晋阳,这去长安……”
曹操笑道:“鲜卑都已经灭了,修明还留在晋阳有何用处?去吧,待长文去了长安时,修明差不多也该回去了。”
陈群点点头,转身离开。
荀彧默默的将一份卷宗合上,看向曹操道:“主公,叶昭之势已成,臣以为,五年之内,我双方必有一战,主公还需早做准备。”
曹操点点头,是该早做准备了,看向荀彧道:“此前我言多招一些匠人,效仿关中之事,文若以为如何?”
关中这些年的变化,曹操的探子探知的都差不多了,鼓励工业的发展对天下带来的变化,已经可说是有目共睹了,不说别的,叶昭的飞舟每天飞来飞去,想要长时间对外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自叶昭出关以后,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几乎是有目共睹的,小到一把农具,大到攻城器械、飞舟这些曹操能够探知的。
也正是因为探知了这些东西,才使得曹操想要效仿叶昭兴工业,之前提了一次,被不少人坚决抵制,毕竟奇技淫巧吗,叶昭可以仗之得意一时,绝不可能得益一世。
包括荀彧在内,虽然反对没有那么坚决,但也是持不赞成态度,但从叶昭出关,两年过去了,凭着那些层出不穷的工业成果,叶昭灭了匈奴,关中不但没有因为战争而出现乱象,反而有大兴之势,这两年来,关中几乎年年丰收。
这让不少人眼红,甚至已经有不少世家明着骂这些奇技淫巧祸国,但在暗地里也开始加大对工匠的重视,虽然因为叶昭从一开始就着重对工匠的重视,使得大多良匠跑去关中,现在能招到的,已经不多,但对关中许多器物的拆解,多少也有些成效,最多的就是农具。
至于像弩弓、轰天车、登天梯这些武器类的,军中可是严禁外泄的,就算战场上打完仗,这些先进设备也一定会清点收回,一旦出现丢失,会立刻封锁四周进行排查,找到为止,所以这两年曹操虽然想尽办法想要得一些关中的先进兵器,却收获甚微。
更别说飞舟这种能上天的东西了,想要得到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曹操这两年来私募的工匠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对付那些飞舟,这东西的存在实在太影响平衡了。
荀彧闻言,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他这次点头,可不止是代表荀彧本身的态度,而是代表着曹操麾下整个士人阶层的妥协和退让。
曹操见荀彧点头,却并没有太高兴,坐在胡床上,扭头看了荀彧一眼道:“文若,你可知今日这一步,早在洛阳时,修明就已经开始谋划了?”
“主公这是何意?”荀彧不解的看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