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虽得皇上信赖,但是对于治水也是一窍不通,唯恐有负陛下重任,贤侄如有良方不妨一并说出。”长孙无忌知道这个任务自己推脱不了,干脆的说道。
墨顿点了点头,指着太极殿中两个盆栽的底盆,只见短短的一段时间,被折断的那一个中的浑浊的泥水已经澄清了很多,
“水轻,泥土重,就是再浑浊的水也会被澄清,长孙大人可以在各个沟壑之间修建土坝,可以短时间的将水留住,这段时间大部分的泥土就可以被沉淀,这样以来,上层的清水慢慢流走,下层的泥水继续澄清,这样既可以留住泥土,还可以慢慢淤平之前冲刷的沟壑,更能在短时间内收到奇效。”墨顿解释道,治理黄河乃是公在千秋的大事,他不会藏私。
长孙无忌不禁心中一喜,他治理黄河一是要面对关陇世家的阻力,二是唯恐短时间没有效果唯恐招人非议。
然而修建土坝,既不费力,按照此方,短时间内定然可以收到奇效。
面对治理黄河的如此大功唾手可得,长孙无忌之前的那些抵触也顿时烟消云散了,心中不由得一叹,相比于长孙冲,墨家子的确是远胜于他也。
朝臣也是连连感叹,墨家子果然名不虚传,他所用的道理全都是众人耳熟能详,甚至乃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现象而已,兼修百家,学贯中西,在场的大臣不由得一阵感叹,墨家子竟然能够将各家的理论融合运用起来,解决了困扰无数人的难题。
他们虽然还是自认为儒学乃是正统,但也意识到兼修百家倒也不失一条学问之路。
“长孙阴人,你老小子平白得了这么大的功劳,是不是该表示一下了。”程咬金一句话顿时将整个朝堂的气氛全部破坏。
“程老匹夫,老夫什么时候说不为墨贤侄请功了。”
长孙无忌气的满脸通红,经过程咬金这么一说,长孙无忌承受墨家子恩惠一事,却是板上钉钉的了,谁都知道治理黄河的主意乃是墨家子所出的,而最大的功劳落在了长孙无忌的头上,如果长孙无忌要是再针对墨顿,定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所以说治理黄河的第一步就是禁止继续开垦农田?”李世民凝重道。
顿时所有人顿时心中一突,关陇各地乃是关陇世家的根本,要是禁止开垦农田,那岂不是等于切断了关陇世家扩张的步伐。
“陛下,以微臣所看,治理黄河乃是迫不及待之事,黄河之害危在眼前,如果我们熟视无睹,恐怕将会愧对后代子孙呀!”一个关东世家官员大声的疾呼道。
关东世家和关陇世家历来矛盾重重,之前的恩怨不说,但是黄河之害祸害最深就要数关东世家了,每一次黄河泛滥都会让关东世家伤筋动骨。
可是现在罪魁祸首已经找到了,竟然是自己的死对头关陇世家,这让他们又怎能按捺着住,一时之间,关东世家群臣激愤。
长孙无忌连忙出列道:“陛下,农民从土中刨食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关陇百姓众多,人口增长极快,如果禁止开垦,恐怕假以时日,关中之地人多地少,入不敷出,恐怕将会出大乱子呀!”
李世民顿时为之一阵无奈,一方面是深受黄河之害的关东世家,一方是自己大唐江山的铁杆支持者关陇世家,两方势力可谓都是庞大至极,怎么选都让他为难。
墨顿连忙为李世民解围道:“启禀陛下,百姓需要田地,不开荒定然不行,但是至少要有序合理的开发荒田,关陇之地平缓的地方我们当然可以开垦,但是一些陡坡之地则要禁止开垦,已经开垦的必须则必须恢复植被。”
李世民缓缓的点头,这的确是目前迫不及待的问题,哪怕是长孙无忌也丝毫没有办法反驳,毕竟黄河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墨顿接着道:“老子曾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百姓开垦农田破坏植被,那自然是有损天道,所以日后但凡每多开垦一亩荒地,那就必须等同于栽种同等的面积的树木来补偿,而且在关陇各地,必须广栽树木,种林种草,尽可能的将所有裸露在外的土地恢复植被,如此一来,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让百姓放牧以补贴损失。”
“如此一来,这恐怕是一个浩瀚的工程,非短时间可成。”程咬金喃喃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鉴定的道:“十年不行,那就百年,千年,我们可不能让后代子孙戳我们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