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回

大家都走了,她不好意思待在这儿。

苏杏看着她的背影,问筱曼,“这姑娘怎么了?”转性子了。

“没事,婚纱发烧友一枚。”至于别的心思,筱曼不欲多提。

饮食男女嘛,夸张地说一句,某人只要在村里一站,光芒万丈,但凡三十岁以下的雌性对他都有一点小心思。重点是看她们脑子里装的是水,还是毒而已。

由于说好去玩,筱曼特地留下来和苏杏一起等人。结果等来众人的消息说要准备今晚的自助餐饮,中午不玩了,今晚再狂欢的说。

他们不玩没关系,苏杏和筱曼带着小染、小能兴冲冲地搬小凳子去河边的竹筏。

这回由筱曼、苏杏用竹篙撑筏,不必小能的全自动。

“儿子,来,唱首歌听听。”

“什么歌?”小染端正坐着,抱着小能,眨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问。

“我教过你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苏杏给他开了个头,她嗓子不好,无法唱太多。

棕发小男孩正要唱,被小能阻止,“先等等。”

它是小染的伴读小书童,智能机有扩音器的,等它调整一下会唱得更响亮。

“好了,唱吧。”小钢爪竖出一只手指。

筱曼和苏杏憋着笑,看俩小的互动。

准备好了,小染学那些老人家嘟嘴吹了吹麦克风,然后脆生生地清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音色嘹亮,咬字清晰。

有些歌声不用太标准,孩童的纯真能让歌声变得悦耳动听。

小孩儿稚嫩清脆的歌声传得很远,招来路人的目光。本村人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家的孩子,苏家的双胞胎两岁多背唐诗,五岁的小染会唱歌一点也不奇怪。

他还会跳舞呢,最喜欢耍棍和水袖舞。

有个别人知道,苏姑娘家的三个孩子有两个是天才儿童,第三个的资质稍微差些。他随母姓,性格文静,将来估计和母亲走同样的路吧?

当然,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三个孩子中有一个笨些不奇怪。

苏宅今天很热闹,来的人有点多。

除了筱曼和云非雪、周子叶,韩芝也在。

难得这姑娘今天态度不错,除了方才等她起床时有点不耐烦,其余时候很正常,因为她有所图。

“婚纱?”苏杏疑惑地瞧韩芝一眼,“它在泉月,不在这边。”这姑娘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泉月?在哪儿?”云非雪等人没听过这地方,很是好奇。

韩芝今天心情不错,替苏杏帮众人解释。

期间,柏少君提着两人份的外卖过来了,里边有苏杏和筱曼的,小染已经吃过了,云非雪等人吃过饭才来。筱曼也是饿醒的,不然她能睡到下午,在古代坐马车超级累。

“你的婚纱放在度假屋?家里没地方吗?”周子叶打量苏宅。

苏宅的屋子、院子看起来很大,每个房间的大小刚刚合适,记得装婚纱的箱子蛮大的,确实碍地方。

“太大了,”果然,苏杏如是说,“泉月那边有个衣帽间比较适合收藏。”

平时折叠存放,偶尔悬挂透气。

苏杏和筱曼端出饭菜,“少君,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顺便给儿子盛了一小碗汤。

“今明两天休假,”柏少君还给四只汪带了几块肉骨头过来,瞧了众女一眼,“你们下午有节目?”

“没有,”云非雪解释,“芝芝听说苏苏结婚时穿的婚纱是e亲手做的,不信,非要看看真物,所以就带她来了。”

e是一名炙手可热的婚纱设计师,他做的婚纱很有灵气,能完美衬托出新娘的优点。

那是属于新娘一个人的独特嫁衣,换别的人穿会黯淡无光。

每个女孩都想拥有一件只属于自己的婚纱,就像爱情,容不得别人分享光芒。

他最出名的除了手艺,还有脾气。

无论是谁找他定制婚纱,看对方不顺眼的话给再多的钱也不接,因为心理障碍做不了,砸招牌。据说他今年六十多岁了,已退居幕后与妻子周游世界。

很多人千方百计找他帮自己做婚纱,很多年轻设计师想模仿他的精细做工和理念,却远远达不到那个水准成了东施效颦。

“我没骗你,真的,寄过来又太麻烦。”看在云非雪的份上,苏杏对韩芝很有耐心,“看视频行吗?我有它的近照。”她当时也蛮惊艳的,用手机匆匆拍了几张。

“你那拍摄技术就别献丑了,”柏少君不客气地怼她一句,冲韩芝嘚瑟说,“我有整套近照视频,要不要看?”整个制作过程全拍了,包括成品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