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在她家工作的厨师的福,她的中文很流利,只是难免腔调显得有些奇怪。
“抱歉,陆大师没有回来,只是托人送回一件展品。”工作人员彬彬有礼:“这位女士,我们的展览时间已经结束,如果您想……”
这是赶人了?
艾赛亚贼气,却顾及着自身形象,不愿乱来,松开他站直,露出女王般的睥睨天下的气势来:“我听说,华夏有句古语,叫有朋自远方来……”
工作人员微笑:“您是陆大师的朋友?那您直接和陆大师打电话吧。”
她要有他电话还会这么来回折腾?
艾赛亚有些不忿,她之前也来这博物馆看过,虽然也觉陆子安技艺精妙,但……也不过如此!
如果她来做,她也一定能做到!
这时,卓鹏刚好从里面走出来,路过她身边的时候,有些讶然地看了她一眼。
“你认识我?”艾赛亚气哼哼地看着他。
“……看过你的,嗯,作品。”卓鹏也有些尴尬,总不能说调查过你吧。
艾赛亚眼睛一亮:“朋友!你从里面出来的,能带我进去吗?”
她还真是问对人了,卓鹏只迟疑了几秒,便点点头:“你随我来。”
当看到最新的这件展品的时候,艾赛亚整个人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whf?
这就是他们说的,不过如此的陆子安?
仔细围着装着这件展品的玻璃柜转了好几圈,艾赛亚恨不得整个人都巴上去:“beautiful,这就是华夏的信仰吗……”
从小对东方文化非常向往的她,在见过陆子安的作品之后,彻底被吸引了,如果说之前是有种一较高下的心态在作祟,那么此时此刻,她只好奇,这位陆子安是否就是华夏传说中的神。
因为,之前的作品可以说,除了那玉龙和玉乐器她做不出来,其他的,如果仔细研究研究,她应该也能尝试着复制。
但是这一件作品,她确定以及肯定,自己根本做不出来。
这不是玉雕,这就是佛。
她虽然不信佛,但看到它的时候,也会觉得内心祥和安定,无比温暖。
“这是佛。”卓鹏低声和她讲解着什么是佛,从起源开始,说到与其相关的一些神话故事,艾赛亚听得非常认真。
两人从博物馆出来,仍然觉得不尽兴,索性找了间咖啡馆,聊了个畅快。
第二天,有人对她进行了采访。
艾赛亚一改之前的嚣张态度,言语间竟然对陆子安颇为推崇,她竟然还能说出一两句佛理,让人大跌眼镜。
这让许多关注着她的外国人大感不满,她的采访视频被转发到了facebook上,被喷了个惨。
【oh,no。我们要看的是艾赛亚你将那个姓陆的打败,打败懂吗?不是让你去泡汉子的!】
【瞧啊,这个愚蠢的女人,她满脑子都是男人了,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我只好奇,她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完全这个转变的,昨晚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闭嘴吧你这头沙文猪,收起你脑子里的龌龊想法,我相信艾赛亚!】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艾赛亚前后态度的转变,让许多人都对其原因保持了极大的好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无数人要求艾赛亚出面说明。
经过慎重思考,艾赛亚在取得卓鹏同意之后,将那玉佛拍了照片传上了facebook。
仅仅是一张图片,竟然在短短半小时内,就突破了50万粉丝浏览。
再无一人嘲讽艾赛亚,因为在看到这张照片后,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想亲眼看到真物!
华夏官方迅速反应,借着这尊玉佛,开始在facebook上更新华夏广袤无垠的佛文化。
于是,在各国领导的咬牙切齿里,华夏光明正大地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疯狂文化输出。
木雕、玉雕为什么很少有女性?
因为在国人的认知里,女性就是温婉的,柔美的,很多人对她们的了解甚至还停留在相夫教子的阶段。
当然,那些认为女子就该侍候老公关爱孩子、不该有自主思想的男的,社会上对他们的定性也极为精准:直男癌。
直男可以,有时还会有种萌萌哒的反差感,但成癌就没救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优秀的女性脱颖而出,但是人们对她们并无多少善意,一些优秀的女子甚至会被男人予以婆等略带侮辱含义的称呼。
文里直言:艾赛亚大师的出现,打破了我们的传统观念。
谁说女子不如男?
婉约、粗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也能完美融合,造就传世佳作!
我们的思想,该转变了!
文章的最末,直接推出了一位华夏的女性传统工艺传承者:徐淑芬!
这样一位极具气质的女性,是竹编社的社长,一生都在为竹编的延续而努力……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这博文真正的意思已经呼之欲出。
从根底上,我们国人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然而事实上,优秀的女人有很多,只是因为一些守旧的思想,局限了我们的感观。
好像每一次,陆子安官方微博一更新,就会引爆一轮新的论点。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所有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而陆子安则送走了沈曼歌以后,带着玉佛去见戒虚大师。
戒虚大师正在坐禅参悟,经过昨晚的雨水洗刷,清晨的山林更加清新。
坐在凉亭里,陆子安将木盒放到桌面,忍不住也盘膝而坐,慢慢闭上眼睛,深呼吸。
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睛,感觉身体都轻松很多,心态也更加平和。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茶香,陆子安放下腿,看着戒虚大师斟茶。
“大师,这是我送您的礼物。”陆子安微笑着将盒子推了过去,态度自然随意。
仿佛里面放着一馒头,推过去:“呐,给你吃。”
戒虚大师顿了顿,微笑着伸手轻轻打开了木盒。
咯嗒一声轻响。
一鸿水光,在晨光里荡开清冽的涟漪。
与昨晚狂风暴雨下不同的是,今日的玉佛又有了新的变化。
阳光羞涩的只散发出淡淡的黄,淡得难以觉察。
这微弱的颜色被玉佛放大,淡淡的青与淡淡的黄,糅合在一起,感觉软软的,暖暖的,很舒服。
戒虚大师本是准备看一眼就盖上盖子,然后拒绝这份好意,但是当他看到这玉佛,竟情不自禁伸出手,将它轻轻捧了出来。
这玉佛,这意境,竟与他的思想极为接近。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是水亦是云,化巨浪于无形,这是……佛。
而这玉雕更是完美地融入了佛理,它给人的三种感觉,正如人生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看到玉雕的第一眼,会觉得这头顶盘旋的是云海中形成的龙卷风,中间是一佛像。
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仔细观看玉雕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云,却又好像是水,注意力重点转移的同时,中间的佛像仿佛淡去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