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玉瓶沽美酒, 数里送君还【为轻吻雪花护法加更!】

那一眼,看似只是陆子安的随意一瞥,但是在沈曼歌眼里,真的是一眼万年。

他专心致志地做一样精美到极致的作品,做完后,看着她说:“成了。”

啊啊啊,少女心简直爆蓬好吗?

陆子安却已经收回了目光,仔细端详着玉瓶。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双耳玉瓶仔细欣赏。

这个金银错双耳玉瓶,线条简约流畅,但其精妙复杂与艺术性甚至远胜于名家的画作。

因为在它的身上,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触摸到陆子安的匠心与灵魂。

狭小的设计空间内,却有海纳百川,容天下之大的设计感,真的非常难得。

通过陆子安独具匠心的创作与雕刻,整个玉瓶透出晶莹润泽的光华,格外吸引人。

“这……这花纹看似有点像是西汉时期的几何云纹?”有人低声问道。

另一个摇摇头:“又不大像,比那云纹更加雅致。”

有人按捺不住,直接问陆子安。

陆子安略微思忖片刻,点点头:“这的确是几何云纹,但不同的是,我将这种纹路进行了修整,既不具象,亦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际,斟酌于形神之间。”

难怪会让人看着第一感觉就是西汉时期青铜器上的几何云纹,但仔细研究后又会觉得自有其特色。

“这种手法倒是挺独特的……”

陆子安只是谦逊地笑笑:“金银错从传统中走来,还要向未来走去,我将古典元素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个说法给了很多人启发,众人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他花纹或许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杨大师关注的,却不是云纹,而是这真正薄如蝉翼的瓶壁。

他慎重地量了一下,看向陆子安的目光复杂难辩:“陆大师,你知道你的瓶壁厚度吗?”

“08毫米。”陆子安胸有成竹,神态轻松自然:“对吗?”

“……对。”

这也正是让杨大师所不能理解的一点。

如果说一处能达到这个薄度,他可以接受。

但是这整个玉瓶晶莹剔透,厚薄均匀……他无法想象。

如果真的通体都是08毫米,那么陆子安这件玉瓶一旦现世,恐怕真的会引发大浪潮。

杨大师让人看好这玉瓶,与黄大师对视一眼,再次将陆子安带进了凉亭。

“陆大师,你真的决定现在把这玉瓶的模样宣传出去吗?”杨大师神情凝重。

黄大师也眉头紧锁:“这件金银错玉瓶,真的是我所见过的最优质的一个,如果……”

他们没有说出口的话,陆子安都懂。

他做到了。

虽然之前很多人都不相信他能做到,认为他是借着峰会的手在打压他们。

认为他陆子安沽名钓誉,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其他人死活。

认为他,不可能能做出如马爷那般的惊世绝技。

可是,他真的做到了。

这件玉瓶一旦面世,遭受重大打击的,必然是马征大师的师兄弟们。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不想被这股浪潮掀翻扑倒,他们必然会拼命反扑。

陆子安神色从容,在石桌前飘然落座:“两位大师觉得,如果不发出去,他们会放过我吗?”

不可能。

现在他们已经联合了一众观念老旧的老匠师们,去门前静坐的全换成了老人。

论年龄,论声望,陆家无一能敌。

他们也是吃准了这一点,逼迫陆子安认输。

见杨大师和黄大师僵住,陆子安微微一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但是人家都打上门了,我又有什么必要藏头露尾的?”

杨大师手指在桌上重重一敲,深深地叹了口气:“你不明白,你现在根基不稳,去做这般意气之争没有必要,重要的是稳住状态,尽量做出更完美的作品,才是重中之重!”

“我能做出更好的作品。”陆子安面上依然带着笑意,但眸光也逐渐幽暗:“不仅更好,更精美,而且还会有更多的绝世技艺,我今日让一步,他日就会要让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符合我此时境遇。”

杨大师还想说什么,黄大师使了个眼色制止了他。

“陆大师,你的技艺我们的确非常认可。”黄大师有些踌躇,叹了口气才道:“事实上,如果你是我的子侄,我也会赞同你的想法,但是……还是那句话,你根基不稳,小心使得万年船啊。”

这的的确确是掏心窝子的话了。

而他们的弦外之音,也非常清楚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陆子安顶上没有人。

如果他爷爷还在世,那么没问题,想怎么闹怎么闹,他爷爷出面一句小孩子不懂事轻描淡写就抹了。

可眼下他父亲声势低微,陆家靠他陆子安撑着。

众大师给个面子,称他一声大师,但是和那种世世代代传承的家族依然有距离。

“谢谢二老对我的提点。”陆子安慢慢握紧拳头,坚毅地道:“我知道这事难,但,我非做不可。”

“好!”杨大师猛地一掌拍到桌上:“有你陆子安这句话,这玉瓶的事,就还是由我来公布!”

陆子安怔了怔,起身深深一躬:“多谢。”

最后二老还留在亭中谈事,陆子安便先行告别。

看着他挺直脊背渐行渐远的背影,杨大师喜笑颜开,拍着栏杆道:“所谓坚守,就是拾起传统!所谓突破,就是走出守旧!”

“陆子安两者兼而得之。”黄大师也微微一笑,眉宇间颇为欣慰:“这是真正的大国工匠啊。”

有这般技艺,内心还如此坚定,这是华夏之福。

带着这样欣喜的情绪,杨大师特地拍了许多照片,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发了篇长博文。

【玉瓶沽美酒,

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

衔杯大道间。

这是一个关于玉雕师,关于坚持的故事。】

看前面大半文章,没有人想象得到,这竟然是在说陆子安。

毕竟他描写的,仿佛是真正好的、让大家钦佩的玉雕师都能做到的事情:为自己的“作品”更完美而不断锤炼。

他们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只为雕刻一种极致的美。

直到文章的最后,杨大师轻巧一句话带出主人公:玉雕界新晋之秀,陆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