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长不解问道:“寻他作甚?”
黄昊笑道:“寻他来问,这华容县的乡勇和厢军,要不要置换兵器,总不能以后咱家铁坊,就给复州一家打造兵器吧?”
然后看向黄老汉道:“再说如今我爹也回来了,凭他的手艺,什么盾甲、连枷都不在话下,日后咱们不妨也一并造出来贩售,总得找到买家才是!”
杨普听来倒也点头认可,道:“不错!这事老夫应下,转头就去寻他商议。”
然后黄昊看看黄老汉,暗暗与他点了点头后,又道:“至于第三件事,便要咱们好好商议一下。这民用的铁货本小利小,赚的不过是汗水钱儿,而军用的器械本大利大,可私贩军械又是重罪,除了卖给官家之外,也没什么好的销路,所以……”
“未必没有好销路!”早得了暗示的黄老汉,恰到好处的打断了黄昊,道:“老汉倒也认识一些湖上的水客,想来应该用得上咱们打造的兵器,就只看咱们敢卖不敢卖了!”
杨义和杨普也不是蠢人,当然知道黄老汉口中的“水客”大概是什么人,所以听了之后都面露忧虑,杨普忙抚须道:“贩与他们,事发如何?”
黄老汉笑道:“到时铁货上不打铭记、形制上也做点变化,怎怕事发?”
听得这话,杨义和杨普将黄昊父子上下左右来看,然后对望一眼便也互相肯定,杨义忙也问道:“黄大,可是你父子已经早就寻好了销路?”
见杨义问得这般直白,黄昊自然也就不便再是期满,于是道:“叔叔猜得不错,我父近日得了一笔订单,价值二百两银钱,如今就看叔叔的意思,到底做是不做了!”
听得黄昊这般来说,二人也不惊讶,又对视一眼后,杨普便也问:“要的什么铁货?”
“朴刀、枪矛!”黄昊自然听出杨普的语气松动,小心道:“咱家的枪头,与官家卖不起价,与他们倒是能算一贯钱一个。”
如今铁坊打造的枪头,以三斤熟铁夹两斤钢锻打,出厂成本价也就在三百文上下,如果装上用桐油处理过的硬木杆,一杆枪的成本要不了五百文钱。可如果说光是一个枪头就能卖出一贯(此时一贯为七百五十文)的话,这生意可就赚大了,当即杨普也就稍微思考了一下,便也拍了板决定要做这笔生意。
毕竟这铁坊还是杨家村里占了大头,总帐也是杨义在管,见得说服了杨普,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