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通宋史,尤其是精通北宋历史的专业人士,黄昊当然知道这武陵人钟相是谁,也知道在真实历史中“钟相杨幺起义”与“方腊起义”比之虚构的“梁山起义”更为可歌可泣,也更为至关重要。
在“宋道宇宙”之前的真实历史轨迹之中,“钟相杨幺起义”是一场发生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至绍兴五年(1135年)之间的农民起义战争,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地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灭北宋,康王赵构随后即位,重建宋朝,是为南宋。至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迫于金军攻势退兵,谋偏安江南。时金军紧逼南下,宋溃军沿途剽掠,统治者横征暴敛,政繁赋重,激起江南民众纷起反抗。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人(今湖南常德)钟相率先聚众起义,抗击溃兵游寇集团抢劫,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号召等贵贱、均贫富,得鼎、澧、潭、岳、辰(今湖南澧县、长沙、岳阳、沅陵)等州十九县民响应,一时间声势壮大。
南朝(南宋朝廷)惊恐不安,屡次派遣精兵强将征缴而不得,最终派遣当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由岳飞组建的岳家军前往征讨。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宋高宗赵构调集二十万大军,命张俊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置制使,趋洞庭湖围剿。五月,宋军封锁缘湖四面诸江河要津后,岳飞率所部至鼎州,先对义军诸寨遣间诱降,分化瓦解义军;继以大军压境,示师威胁。
在岳飞招降政策下诱惑,义军大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相继出降,惟杨幺、夏诚等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深莫测,乃纳杨钦献策,遣人开闸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青草,以破义军车船优势。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水寨。
杨幺率水军出战,因水浅,车船机轮又被草缠住,滞不能行,被官军击败,各个水寨或降或破。
至此,前后相继六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而此战也成为了民族大英雄岳飞一生戎马之中唯一的污点!
就史料记载来看,其时南宋溃兵抢劫不过是激起民变的最后一根稻草,早在此前江南一带就因为北宋末年宋徽宗大兴花石纲、夹锡钱、盐铁茶榷等一系列的恶政横征暴敛之害而催生过“方腊起义”(1120年至1121年)。
而方腊虽然仅是荼毒江南,但洞庭湖地区所受朝廷之害也是苦久,后北宋灭亡叠加上金兵南侵,整个宋境都在女真铁蹄之下肆掠,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鼎州一带其时残破至极,满目荆榛,起义发生后,双方长迭六年的交战更加剧了对这里的破坏。
为剿杀起义军,宋将李纲派兵占领了洞庭湖附近富庶的村落,使起义军无河捕鱼,无地耕作,粮食严重短缺。宋将程昌寓甚至“决堤四百丈”,淹没起义军占领区的大片农田,岳飞的剿杀策略是堵住各要塞出口,截断起义军运送粮草的要道,禁止百姓与起义军间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