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眼睛骨碌碌地在庄子墨身上打转。
庄子墨敲了庄子骐一个头栗,“被宰了银包。怎么,大哥被宰了,你很高兴?”
庄子骐抱着头躲到小宓熙后面,叫道:“是啊,第一次见,可有趣了!以后见着爹和娘亲,我告诉爹爹和娘亲,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庄子墨却挫败极了,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被一些小官吏耍着玩。出了远门才知道,没有侯府世子的身份,没有前呼后拥的仆人,他什么都不是。
萧溍看在眼里,并没有去安慰他。
庄子墨虽是侯府世子,但打小有事吩咐一声便是,自有下人跑腿。身为世子,知道的多是一些贵族之间以及朝堂上的事,对民间之事,以及底下小官小吏所知的,都是书里看来或者别人嘴里听来的。
舅父将长子交给他,萧溍自然要好好地将庄子墨磨练一番。这也是他没有带更机灵更圆滑的张全在身边,而是把对民间一无所知的庄子墨带在身边的原因。
这个磨练,就先从人间疾苦开始。
懂得人间疾苦,以后身在高处,才会为民请命,而不是对底层百姓怀着高高在上的心,只懂泛泛而谈。
于是,这一路上,萧溍把路上所有的琐事都交给庄子墨处理。
做得好,做得不好,萧溍都不发表看法,让庄子墨仔细体会,自己反思。
这一路上的经历,让庄子墨这个富贵乡的公子哥明白了什么叫苦难,什么叫绝望。
看着衣不蔽体的乞丐饿死在路边,看到与他幼弟子骐同龄的孩子饿得全身只剩皮包骨,看到年轻的妇人为了生活不惜自甘堕落,又看到官差比土匪还要凶悍地欺凌百姓,还看到各府当权者毫无顾忌地鱼肉百姓……
庄子墨以前觉得定安侯府被打压的日子是苦难,庄家处处受苦受阻,他在同龄人之中备受奚落,处处遭人白眼,那日子惨痛极了。
然而跟这些游走于生死线上的可怜百姓比起来,起码他能衣食无忧,锦衣豪宅。他认为最苦难的日子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从开始的吃亏,到长了心眼,庄子墨几乎一天成长一大步,渐渐地,身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哥气息渐消,人一天天地变得稳重起来。
萧溍看在眼里,暗中点头,此子可教也。
能不能成材,要看有没有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