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挑出来的言官,一个个都是刚正不阿,为了国家大义、苍生百姓,为了拔乱反正,正本清源,他们悍不怕死。甚至,他们认为因谏而死,是他们最大的光荣。大靖的历史上,历代都不缺以死相谏的言官。
对这样一群人,穆王光听名字就怕了他们,更别说天天跟他们打交道了。
“再有,大靖数经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并非难事。先帝在时,留下了一堆的烂摊子,还有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库,皇帝要还父债,还要养活一国百姓,岂是容易的事?熹儿,你才养四个儿子,就觉得压力山大,再想想皇帝要养着千千万万的子民,这担子能轻松吗?”
被万太妃这么一说,穆王顿时觉得四皇弟可怜极了。“算了算了,儿臣把这一批宝贝都送给四皇弟吧。”
万太妃欣慰地拍了拍穆王的手背,再平心静气地说:“你抢劫那么多的钱财为了什么?不就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吗?可我聪明的熹儿啊,你就没有想过,再多的钱财能比得了皇上的庇护吗?”
穆王愣了愣。
万太妃趁机给这个儿子开开窍:“你为何能抢来这么多宝贝,却没有任何人来找你麻烦,你所倚仗的是什么?不就是倚仗着皇上吗?你以前仗着先帝过得潇洒,现在继续仗着皇弟过得潇洒,怎么不想想,也让你的儿子跟你一样,仗仗皇帝的势?”
在万太妃一点一点掰碎地解释,穆王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
穆王笨,不是因为他是个傻瓜,而是他不愿意动脑子。在历经两朝,尤其为人父亲之后,开始有了一些危机感,更加能深刻地明白一些东西。
“行,儿臣以后都听母妃的。”穆王答应得非常爽快,甚至还有一些兴奋。
除了为儿子孙子着想外,穆王突然生出一股优越感来了:他不仅能养四个儿子,还能帮着皇帝养大靖的千千万万子民了……
从万太妃这里得到肯定的穆王,自信起来,越发不可收拾。
“儿臣曾听说,临江府的商人特别多,也特别的缺德……”
安王势败之后,韩潇登基不久,手头事多,腾不出手来治理临江府、东阳府和宣和府三府,只派了士兵过来将安王养的私兵灭了。
要想将此三府的沉疴全部拔除,不是一时一刻能做到的事。
因此这几年中,韩潇暂且没有收拾这三府,一心用在改革之上。
现在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百姓解决了温饱,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韩潇在民间的名望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切步入正轨之后,韩潇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那些早该收拾的人了。
而临江府的商家尚不知道他们大难临头。
这三府的商家在安王被诛之后,倒是提心吊胆过一段时间,可等了两三年,发现京城那边根本没什么动静,除了剿灭安王私兵外,再无其他动作。
慢慢地,这帮人的心就放回了胸腔里,以为新帝不知道安王与商人勾结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