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见夏静月走远了,听到追兵的声音越来越近,将手中的簪子扔到另一处巷子,然后倒退着往巷子走去一段路,再倒退着踩着脚印回来。
回来之后,将夏静月跑过的地方把雪痕抹去,做完这一切,小太监突然双足踩着墙,不知翻进了哪个院子,不见了踪迹。
穆王带着人追到分岔口时,正要兵分两路,一个眼尖的太监看到前远的巷子有一支簪子,在雪地上闪闪发亮的,模样像是从夏静月身上掉下来的,说:“王爷,您看——那有一根簪子,还有脚印,往那边跑了!”
穆王让人拣了过来,款式普通,不是宫里的东西,八成是夏静月掉的,再加上只有这一处有脚印,十成十是夏静月逃的方向了。他大手一挥,说道:“走!往那边追去——”
夏静月跑了半天,终于从那迷宫一般的巷子出来。
这一处是御花园,在大雪的掩盖下,御花园的花木全都光秃秃的,像枯枝一般立在雪中。
夏静月坐着歇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迷路了,不知哪儿是前殿的地方。
这会儿下大雪的,也没人来逛御花园,好不容易瞧见两个从此经过的宫女,给她指了路,告诉她前面方向有一座湖被冻住了,从那湖走过去就能快些到达前殿。
两个宫女给夏静月指了路之后,又遇到穆王一行人,这一问,得知夏静月往湖边去了,立即又去追。
雪,纷纷扬扬地下,平坦的湖面被冰冻住后,空空旷旷的一片地方,风景有着另样的别致。
平湖冰面上,一个披着雪白狐皮披风的少女慢慢地行走着,几疑与苍茫的雪地融为一片。
少女旁边陪着一个俊美贵气的男子,见雪大了,生怕少女冷着,亲自打了伞撑在少女的头上。“你风寒才好,应该多休息几天才是,怎么今儿就进宫了?”
少女的声音如这雪一般,清冷而透着高洁,“只是受了寒而已,早就好了,方上任就告假了,再不来指不准皇上就要免了我的官。”
“你就是没有官位,也是京城独一无二的,何必累着自己呢。”男子阴柔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温柔。
“独一无二?你说的是夏女官吧?”顾幽唇边泛起一丝讥讽。
男子不悦地说道:“她怎么能和你相比?”
“可外面的人都这样想的。”
“那都是凡夫俗子的想法罢了,这夏静月天天抛头露脸的,如何是女子该有的淑静?你莫要跟她比,没得降了自己的身份。”
顾幽斜眸瞧着旁边的女子,唇启轻笑问:“宁王殿下果真是这样想的?”
宁王看着她轻笑的样子,那般的动人,不由得看呆了,“你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
顾幽却隐了笑意,看着一片片的雪景,诗兴大发,吟起雪中之诗来。
宁王守在她旁边,痴痴地看着顾幽清艳美丽的脸庞。她一身白色行走在雪地中,如同雪山上的白莲般,无瑕绝美。
夏静月见穆王又带人追来,连忙往湖面上跑,远远看着湖上有一人,待跑近了才发现还有一个一身白的,正是顾幽。
顾幽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回过头,又见远处追来一群人,讶异地问道:“夏女官?怎么是你?你得罪谁了?”
夏静月被追了半天,累得不行,又气得不得,喘着气说:“是穆王那死胖子,追了我半天了。不跟你说了,我得跑了!”
顾幽满头雾水地见夏静月跑得飞快,问宁王:“她才进宫几天?怎么就得罪穆王了?”
宁王也不知道夏静月与穆王的恩怨,说:“咱们问问三皇兄就知道了。”
穆王一路让人抬着倒是一点都不累,还有中气十足地骂着手下的一群人:“一群饭桶,连个女人都追不上,全部都是饭桶!”
太监们也很无辜,像夏静月这么能跑的,跑得比男人还快的,他们也很少见。
“快去追!今天剥不了她的皮,就回去剥你们的皮!”
宁王带着顾幽走了过来,问道:“三皇兄,好好地追夏静月做什么?”
穆王以为宁王和顾幽要给夏静月说情,没好脸色地说:“五皇弟,你最好别管这闲事,这是我跟那死村姑的仇恨,谁敢给她说情,我就剥谁的皮!”
顾幽向穆王福了福,不解问道:“王爷贵为皇子,怎么会跟夏女官结仇?”
穆王冷哼哼地说:“要不是那村姑会躲,本王早剥她的皮,抽她的筋了。别以为躲到宫里来,本王就会饶过她,哼哼,这可是本王的地盘,就算她长了翅膀,也飞不出本王的手掌心。”
顾幽突然想起去年有一段时间,穆王到处去抓村女的事情,暗想莫不成就是那会儿夏静月与穆王结下的仇恨?
顾幽不动声色地套起穆王的话,得知了夏静月与穆王之间的恩怨来源。
顾幽知道夏静月胆子大,可没想到她胆子这么大,不仅敢打穆王,还敢辱骂穆王是死胖子。
宁王见顾幽沉默不语地站着,待穆王带人追去了,低声说:“你管夏静月的事做什么?不会是想替夏静月求情吧?最好别,三皇兄这人最记仇,你若是给夏静月求情,没准他把你给记上仇了。他这人浑不吝的,若是找你麻烦如何是好?”
“求情?”顾幽唇边勾起一缕另有深意的微笑:“你说得对,我确实要帮她求求情。”
“夏女官。”
大靖新立了两个御前女官,宫里宫外早就传遍了,如秋一说夏女官,万昭仪就知道说的是谁了。
万昭仪奇怪的是穆王追那夏女官做什么?她生的儿子她最清楚不过,被他盯上可没有好事。
不等万昭仪询问,如秋把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奴婢约莫着听说,夏女官以前和穆王有什么恩怨,只是详细的奴婢就不知道了。娘娘想知道的话,待穆王醒了,不如传他来问问?”
万昭仪摆了摆手,重新搂着雪白的猫睡着了。
如秋轻手轻脚地拿毯子盖在万昭仪身上,那猫儿睁开琥珀色的眼睛瞅了如秋一眼,就懒懒地盘在主人怀中闭上眼睛了。
自打在御书房前遇到穆王之后,夏静月更加不爱到前殿去了,每天在御膳房研究着吃食,将茯苓糕做出数个品种,各种口味的都有。皇太后尝后大大地夸奖了夏静月一番,又赏了夏静月好几样的珠宝。
因皇太后的看重,夏静月在宫中的日子过得极为逍遥,没有那不长眼的敢找她麻烦。
她做出的茯苓糕因为皇太后喜欢,又大力推崇,各宫嫔妃都纷纷吃上了,甚至以此当成身份的象征。
这就全靠皇太后的影响力了,皇太后除了身份尊贵之外,最善保养,没见皇太后一大把年纪了,皮肤还这么有容光吗?
有了皇太后这一金字招牌,夏静月的新药膳推广非常成功,她根据宫妃最喜欢吃的几种味道进行总结,将它们录入药膳食谱之中。
夏静月埋头录书中,一个面白无须太监进来传唤道:“夏女官,昭仪娘娘有请。”
夏静月从书中抬起头来,诧异问道:“昭仪娘娘找下官有何吩咐?”
她只负责皇上与皇太后的药膳,后宫的妃子,哪怕是皇后也不用她管的,这昭仪娘娘怎么来宣她了?
那太监说道:“昭仪娘娘吃了夏女官的茯苓糕之后,腹中不适,要招夏女官过去问话。”
“下官只负责给皇上与皇太后做过茯苓糕,其他宫妃的茯苓糕,就连皇后娘娘的也是御膳房做的。还有,这些天我一直呆在房里,不曾去过御膳房,昭仪娘娘怎么会吃了我做的茯苓糕呢?”
后宫事多敏感,夏静月首先要把自己排除开来。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昭仪娘娘唤夏女官过去问话。”那太监说。
夏静月猛然想起来了,万昭仪不就是那个死胖子的母亲吗?难道死胖子跟万昭仪告状,所以万昭仪找她过去是问罪来着?
韩潇曾说过万昭仪这人不能得罪,此人在皇帝面前说话的份量比皇后还重,若是不去的话,万一她在皇上面前说她的坏话就不妙了。
想了想,夏静月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案上正在写的药膳食谱拿了起来,届时万昭仪若是找她麻烦,她就说皇太后急着要她过去谈食谱的事。万昭仪总不敢跟皇太后对上吧!
查无遗漏之后,夏静月站了起来随着那个太监去了。
那太监领着夏静月进了后宫,沿着一条条宫巷走,转着转着就把夏静月给转糊涂了。
皇宫实在是太大了,巷子又多,而且每条巷子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搞不清楚哪条小巷通往哪一座宫殿。若是没有人带路,夏静月非得迷路不可。
夏静月走着走着,觉得有点不对劲,她虽然没去过万昭仪的千紫宫,但她去过慈宁宫、长春宫,还有滕贵妃的宜景宫,位置都是极为不错的。
万昭仪是九嫔之首,又受皇帝信赖,住的地方不可能这么偏的。
夏静月停了下来,沉声问道:“你什么人?为何把我骗到此处来?”
那太监回过头来,似模似样地说道:“是万昭仪请奴婢来请夏女官的,这是往千紫宫去的近路,过了这一条小巷就是千紫宫了。”
“哦,那你带路吧,咱们早点过去。”夏静月信以为真,说道。
“夏女官得跟紧了。”那太监在前面带路说。
“行。”夏静月跟着他走了两步,骤然转身往原路跑。
“哎!你怎么跑了?站住!”
废话,她不跑等着上套呀!
夏静月不仅不站住,反而跑得更快,眼看就要出了这一条小巷,前头突然出现几个手中拿着木棒的太监,正嘿嘿阴笑着向她逼近。
夏静月连忙顿住脚步,一数对方,竟有七八人之多,而且个个人高马大,脚步扎实,看上去有几分功夫底子。
摊上大事了!
前路不通,夏静月立即往后路跑去,那领路太监想拦她,被她灵活一躲跑了过去。
好不容易跑到尽头,夏静月才发现这是绝路。
退无可退,夏静月瞧见旁边有一座院子,冲了进去。
待去关门时,这门却没有门闩。
天!这是什么鬼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