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战求和

“最后一点,奴才认为,即使我们现在有围歼王兴军的能力,王兴此人也不能杀,杀了他弊大于利啊。”

“怎么说?”努尔哈赤问道。

“经此一战,王兴的声威必然大涨,肯定会被冠以民族英雄之类的称号,再加上他是明朝皇帝的宠臣,据京城的细作报告,皇帝待他如同子侄,他跟郑贵妃、寿宁公主关系都很好,更别说还是皇孙的老师。上有皇帝宠信,下有百姓拥戴,如果杀了他,明朝皇帝肯定会举全国之力来攻打我们,比这次的规模将要大的多。试想,我们现在还能再来一次萨尔浒之战么?”

有理,王兴此人还真不能杀,就算王兴伸着脖子,嘴里喊着“你杀”、“你杀”,也不能杀。听了范文程的分析,众人都认同了这么一个理。

认同归认同,可心里就不舒服了:这小子杀了我们这么多人,合着白杀了?他是谁?长坂坡的赵子龙么?按郭德刚的话说就是:“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

尽管没有曹操,岂不也是给王兴披上了无敌铠甲?

“依你之见,当如何之?”努尔哈赤问道。

“依奴才之见,四个字:息战求和。”

“详细说来。”

“是。奴才以为,既不能战,就当讲和。派人先去探探他的底,看看有没有讲和的可能,如果有,咱们可以许他个人最大的好处。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这个明面上的文章做好了,以明国朝廷那些文官的尿性,弄不好还会怀疑他跟咱们暗中有来往呢,即使达不到这个目的,也给他们种下不信任的种子,将来必然能起作用。”

“刚才说的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咱们加紧在京城的活动,想办法说服明国朝廷,把王兴调回京师,只要此人一走,放眼整个明国,无一人能抵挡住我大金前进的步伐。”

“再往长远里想,我们要千方百计往明国朝廷渗透,坚决把王兴远远打发走,不能让他在中枢站稳脚跟,只要他不在京城,将来我大金铁骑就一定能征服明国花花江山,到那时,王兴没有了效忠对象,就有了收降他可能。总之一句话,没有除掉他的十足把握,不跟王兴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