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

明军现在有战斗力的只剩下六千人,朝鲜军还没有损耗,看来,下一步得把朝鲜军推上去了。

刘绍孙看着义父满眼的焦虑,心疼得不得了,他望向宽甸方向,心中默祷:“副帅,你在哪?能不能来救我们?”

……

救出刘綎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首先,得把握好一个节点,就是必须赶在金兵疲累之际,而没有请求增援之前。所以,必须让金兵看到依靠现有兵力就能取胜的希望,而明军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

其次,牛毛寨到阿布达里冈之间要预先埋好地雷,而且还得是那种用绳子拉的而非自动触发式地雷。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退兵时有条不紊,不能慌不择路。最怕的就是刘綎的军队慌不择路地逃命,你跑我也跑,你跑的快,我比你跑的更快,那种恐惧情绪肯定会传染给自己的军队,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的军队必然也会跟着逃跑。那样的话,被刘綎的退兵冲击本阵,不但救不了了人,反而会连自己搭进去。

就好像救一个溺水之人,溺水者在生命危急时刻,就会乱抓乱抱,而且抱住就不会松手,一根稻草就能当成是救命的,更何况是人了。所以,救人者要么就游到溺水者身后,用手勾住他的脖子,要么就把溺水者打晕,贸然上去救人的话,很可能被他抱住不能动弹,从而两人都有生命危险。

这个比喻可能有点不恰当,但王兴要是想把刘綎顺利地救出来,最好的办法是打金兵个出其不意,打得他们后退一段距离,这样刘綎退兵才有条不紊,才不会冲击本阵。

所以,这个救人的时机必须妥当。

洪承畴和潘金等人通过推演,做出的救人方案,就是申时二刻开始。因为这时候金兵跟明军已经打了大半天,正是疲累已极、精力不集中的时候,此时发动进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救完人后,基本天就黑了,夜里金兵是不敢进攻的。这一点王兴是非常确定的,至于原因,有两条:第一这个时代的人由于蔬菜吃得少,缺乏维生素a,造成大部分人患有夜盲症,尤其辽东地区,天寒地冻,本来蔬菜就少,加上这几年的天灾不断,寻常士兵哪里能吃上蔬菜?所以,金兵大面积串有夜盲症。第二,金兵的优势是骑射,这两条都要求有视线充足的条件,如果在夜里进攻,他们的这两条优势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