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对鞑子的战斗力,是十分忌惮的,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把手弩和地雷这两样武器拿出来。
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自万历十一年起兵以来,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历经百战,无一败绩,先后灭掉乌拉、哈达、辉发,重创叶赫一部,其麾下士兵战时为兵,安时为民,战斗力十分强悍。
但他在抚顺一战之前,没有与明军正面交过手,所以明军虽然听说鞑子厉害,但没有感性认知,所以没有对鞑子的战斗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杨镐才敢于以十一万对阵鞑子六万,才敢于实行分兵合击的战略。
王兴则不同,后世他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资料,知道凶悍的鞑子兵可不是羸弱的明军可比。据说,鞑子十几骑就能撵得成百上千的明军逃跑,一方面,说明鞑子兵确实悍不畏死,一方面也说明明军士气低靡,战力堪忧。
王兴虽然把后世的练兵方法拿到了现代,从士气、军纪和身体素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冷兵器时代,自己练的这些兵能不能在战力上与鞑子相抗衡,王兴可没把握,他感觉应该有差距。
还有的资料说鞑子的精锐是“白甲兵”,每牛录只有两人,因身披白甲而著名。虽然整个八旗也才只有八百个白甲兵,但据说这些白甲兵战力非常强悍,所向披靡,跟后世的特种兵差不多,甚至于更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只因为有了后世的一些了解,才让王兴心生顾忌。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还是稳妥为主。所以,他才不得不把这两件利器拿出来。他相信,有了这两件利器,尤其有了地雷,如果占据有利地势,守个三五天应该没有问题,即使不能全面扭转战局,也一定能给建奴造成重创。
……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就把都城从费阿拉搬到了赫图阿拉。
此时,赫图阿拉城内,努尔哈赤在自己的王宫里,召集八旗旗主、议政五大臣和上书房大臣共同商议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