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听了,又是暗笑,现在出不出兵都没决定下来,你就请旨领兵,还五万精兵?给你十万二十万你都打不赢。
杨镐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曾经参加过朝鲜抗日战役,前期打得很好,将日本人团团包围。后来因为他和已故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五子李如梅关系莫逆,不愿意其他将领立功,使日本人得到了喘息机会,待日本人的援军一到,又仓皇逃跑,致使战役失败。
杨镐回国后被革职,前几年靠上了齐党,才又重新回到朝堂,担任了兵部右侍郎。
……
杨镐陈奏以后,以亓诗教为首的齐、浙、楚三党纷纷出班表示附议。
一时间,主战之声甚隆,这些人也都支持杨镐出任征讨主帅。
而除了户部尚书李汝华反对出兵以外,再也没有人表达不同意见,就连三党的死对头东林党人,也都沉默不语。
“众爱卿都赞成出兵,然则粮饷何出?”朱翊钧问道。
刚才都在说应该出兵,但没有一个人提到粮饷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朱翊钧最为关心的。
朱翊钧此言一出,朝堂上又都沉默了。
其实大家都清楚,国库拿不出钱来是肯定的了,但是皇上的内库有银子,矿监税使这些年搜刮的银子,可都是入了内库的。皇上此时装傻,众臣都沉默不语,谁也不愿意去说这个事,因为大家都知道皇上是何等的贪财!
“皇上,臣以为李尚书所言应是不虚,国库无银,又须出兵,所以臣请皇上发内帑以充军饷。”此时,杨涟出班奏道。
王兴心里那个佩服啊,这杨涟真是正人君子,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不敢捅破的窗户纸,他敢捅破,就凭这一点,就比亓诗教之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