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避免悲剧重演

焦竑提出:“学道者当扫尽古人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出一片天地。““刍狗“,是古人扎制的用以祭祀的泥、木偶。祭祀时,作为神圣之物,祭祀完,则弃之不用。焦竑认为,古人的学说,作用如同刍狗,那是在当时需要下杜撰出来的,随着事过境迁,而后人将这些无用之物当作宝贝,只能蔽固自己的聪明……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制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它所倡导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为圣人“,把“百姓“和“圣人“放在等同的地位,维护大众利益;尊重、重视人的价值,人人平等……鸦片战争以后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改良运动,无不受到“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他的呐喊,为人们的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走向了这个时代思想与文化的顶峰!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死后,由于生活所迫,他的藏书却被人所卖,散失于民间。

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

……

“任之,莫非你还想打焦老的主意?”孙承宗笑着问王兴。

“我一后生小子,哪敢打他的主意?我是想,焦老的著作和他那些藏书中的孤本,能不能咱给他印出来?如果焦老答应,咱可以在南京另开一家印书坊,专门办此事。”王兴说道。

“那所耗资费?”孙承宗一听非常兴奋,他也是爱书之人,怎能不知王兴此举的意义?为保险起见,他还是问了一句。

“当然全由我出。另外,可以给焦老一笔润笔之资,数额多少任焦老开口,我无不答应。”王兴爽快地说道。

“任之,这事我跟子先去谈,让子先修书一封先问问焦老的意思。如果焦老答应,任之,我真替天下读书人感谢你啊。”孙承宗说道。

“稚绳兄,不必如此,我也是读书人,怎么不知书的珍贵?你上任以后,可以多方寻找隐居大儒,如能将他们的著作刊印成书,当是我朝仕林一大盛事啊。”王兴说道。

王兴的话令孙承宗听得两眼冒光!他激动地说:“任之,孙某真是太激动了,我真为今天的选择感到高兴。你别管了,孙某一定能将此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