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

朱由校和朱由检也发现了这个窍门,连忙如法炮制。

这一切王兴自是看在眼里,心里却很是感到好笑:“再好的政策都有漏洞啊,朱由楫这小子真是聪明,大大发挥了中国人爱钻政策空子的优点。”

因食无语,师生四人只是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嚼,不到两刻钟,四人终于吃饱,桌上的菜也基本上吃干净了。

王兴其实早就吃饱了,只是为了照顾三个小子,才礼貌性地慢慢陪着吃。因为他一放筷子,那三个也得放下筷子,就不能吃了。

见小胖子吃得直用手抚肚子,知道他们也已吃饱,王兴连忙放下了筷子,侯国盛递给他手巾,让他净手。

那三个小子见状,也连忙放下筷子。

“真好吃!”

“太好吃了!”

“老师,这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好的一顿饭!”

三个小子净了手,忙不迭地大赞一通。

“感觉好吃的话,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吃,老师管你们吃饭,还是管得起的。”王兴笑道。

“你们也下去用饭吧,我们说说话。”待把菜盘子撤下去,收拾干净,又沏上茶来,朱由校对客印月和那三个嬷嬷说道。

客印月和那三个嬷嬷答应一声去了,侯国盛自然也退了出去,客厅内只留了师生四人。

“老师,几时能够回京?”朱由校问道。

“真不好说,我估摸着,快的话也得过了年了。”王兴答道。

“这么久?赈饥很难吗?把粮食分给百姓不就行了?”朱由楫问道。

“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朝庭发放的赈米只有六万石,还有六万石是平粜米,那是稳定米价用的。这六万石即使都发到灾民手里,能有多少?更何况还不一定能全部发放到位。退一步讲,就算粮食问道暂时解决了,也得想个长远之策。今年秋粮歉收是一定的了,等到明年夏粮下来,还有一年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百姓的温饱问题最为关键。”王兴解释道。

“老师这么聪明,就想不出解决之道吗?”朱由检问道。